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輕松實現信息演示、編輯、打印、板書存儲等功能,工具箱的探照燈、擦除、錄音、聚焦等功能,為進一步優化教學模式搭建了實踐平臺,使幼兒園課堂更加豐富、靈動。
● 神奇的工具箱――興致盎然
電子白板的工具箱神奇而神秘,它的拉幕、探照燈、遮罩等特殊效果和應用技巧,不僅可以設計出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而且它們的特殊效應能夠帶給幼兒無限的樂趣。
1.聚光燈功能透出神秘。如小班科學《我的動物朋友》,教學目的是認識幾種常見的動物,初步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
鏡頭一:
ppt課件演示。教師:“猜猜是誰來了?”點擊
課件,電視屏幕上出現預設的動物圖片。圖片的完整呈現缺少神秘感,幼兒學習興趣不高。
鏡頭二:電子白板。教師邊說邊演示:“猜猜這是誰呀?”教師利用聚光燈的特殊效應,顯示動物的一個局部,讓幼兒猜想,然后慢慢拉大,至完全呈現。幼兒特別感興趣,思維活躍,學習氛圍高漲。
2.回放功能強化記憶。如中班繪畫《美麗的線條》,要求幼兒知道各種線條并掌握它的畫法。
鏡頭一:直接在白紙上示范,幼兒在練習時幾種特殊的線不知從何下手,教師再進一步在黑板上示范。
鏡頭二:電子白板。教師拿智能筆在白板上示范畫時進行錄制,幼兒在練習時,利用回放功能讓幼兒邊看邊練,如城墻線、螺旋線等。既增加了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讓教師有時間輔導個別能力差的幼兒。
3.遮罩功能激發興趣。如小班科學《各種各樣的汽車》中的一個環節,教師把幼兒常見的汽車圖片導入白板并用遮罩功能遮住,然后點擊音效,讓幼兒猜是什么汽車發出的聲音,再根椐幼兒的回答去掉遮幕,這一功能不僅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同時更能有效引導幼兒思維的發展。
電子白板的其他功能,如錄音、拖放、定時器等,也可以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靈活選用。
● 豐富的資源庫――精彩紛呈
對于一些發散型思維題,教師可以有效應用資源庫實現師生間教與學的互動。如小班數學《小動物作客》,教學目的是根據動物個性化的特點和背景拼圖,并根據要求排隊。
鏡頭一:借助于
課件教學。教師只能在課件中預設一個動物,而由于PPT不能預設幼兒回答的順序,只能在黑板上完成。
鏡頭二:白板技術制作的課件。教師預先把動物圖片放進“庫”里,課堂上不管幼兒提出的誰先誰后,教師都可以將之靈活地呈現在白板畫面上,同時教師和幼兒可以在白板上親自操作,隨時在計算機界面、網頁上和光盤播放界面上進行標注、畫圖,展現知識形成的過程,對幼兒提出的問題,可以及時修改,充分發揮師生間教與學的互動性。
● 靈活的交互性――寓教于樂
電子白板的交互功能,提供了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師生與資源等的交互平臺,極大地促進了多種多樣的交互活動。如大班數學《二等分》中的一個環節,要求幼兒給圖形的另一半進行匹配。
鏡頭一:課件演示。點擊課件,教師說:“這些圖形寶寶的另一半在哪里呢?請你們到小盤子里去找一找。”于是幼兒回到位置上,在教師準備的教具中尋找圖形,實物操作的過程,不能呈現幼兒的思維和匹配的過程。
鏡頭二:電子白板。教師站在白板前說:“這是一支神奇的筆,哪位小朋友到前面來試一試?”于是幼兒分組用電子白板提供的拖放、組合功能,進行圖形的匹配,在拖放中經歷學習的過程,展示思維的創造。這一切,原來的圖片操作、實物操作、課件操作都不能實現。
寓教于樂的白板操作能夠有效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他們體驗到獲得知識的樂趣,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電子白板為幼兒園課堂“添翼”】相關文章:
• 幼兒園的小朋友都不和我玩了
• 美國幼兒園重視家園共育
• 美國十佳幼兒園都教些啥
• 關于幼兒園人性化管理的思考
• 淺談實施幼兒園的健康教育途徑
• 雙語幼兒園“雙語”嗎?
• 幼兒教育改革啟發
• 對幼兒園文化建設的具體思考
• 淺談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
• 論幼兒園游戲教學的指導策略
• 幼兒園數學教育游戲化的探究
• 幼兒園活動空間的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