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早期的品德教育至關重要,是不可忽視的一節課。但很多人片面認為,早期教育就是開發智力,即是讓幼兒學讀、寫、畫、唱、跳等等,忽視了幼兒的早期品德教育。作為幼兒教師有責任把德育教育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德育教育從幼兒抓起,并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把幼兒培養成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適應時代發展的一代新人。
關鍵詞:幼兒園 滲透 德育 教育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應滲透在各項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所以幼兒早期的品德教育至關重要,是不可忽視的一節課。但很多人片面認為,早期教育就是開發智力,即是讓幼兒學讀、寫、畫、唱、跳等等,忽視了幼兒的早期品德教育。事實上,由于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環境的影響,其行為習慣各不相同且并不盡善盡美,幼兒期又是可塑性很強的時期,要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在組織幼兒參加各種活動中進行德育教育,需要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地引導、培養、強化。作為幼兒教師有責任把德育教育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
一、在日常生活中滲透德育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可從常規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隨時隨地進行教育。如:每周一各班老師帶幼兒參加升旗儀式,大家面向國旗,行注目禮,高唱國歌,隨后由老師作國旗下的講話,讓幼兒在升旗儀式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幼兒見到老師和同伴要懂得問好,離園時懂得與老師和同伴說“再見!”,人家給你東西或幫助你時,要學會說“謝謝!”,并學會用“對不起!”“沒關系!”等禮貌用語,讓幼兒在平時交往中進行文明禮貌教育;還有在平時就要求幼兒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老師與同伴。另外在游戲時,要求幼兒不爭搶積木玩具,不爭搶角色,學會合作交流及分享,游戲后要求幼兒幫老師把場地收拾整理好、把玩具放回原處等,我們要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幼兒的衣食住行、言談舉止等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失時機對幼兒進行教育,為幼兒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堅實基礎。
二、在不同領域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領域活動是幼兒園開展教學的主要渠道,我們要利用領域活動來培養幼兒良好的情感。語言領域中的故事是幼兒最喜聞樂見的,它是最能夠也是最容易吸引并讓幼兒受之影響的文學載體。如給幼兒講《天藍色的種子》的故事,教育幼兒做人不能貪心,要守信用;講《七色花》的故事,使幼兒了解自己有了快樂,有了好東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也會從中感到分享的快樂;《小雞小鴨》的故事,讓幼兒明白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幫助。《拔蘿卜》的故事,說明了大家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聽故事時,幼兒會全神貫注的,此時是最易于調動幼兒情感積極性的時候,他們時常會將自己引入童話故事的情節之中,從而通過故事引發了幼兒潛在的道德共鳴。
音樂課《分果果》、《小娃娃跌倒了》等也是教育幼兒要有愛心、幫助別人的好題材。又如上手工課《粘貼國旗》時,先讓幼兒觀察認識國旗,紅色的國旗左上角有4顆黃色的小星星及1顆黃色的大星星,每顆星星又有5個角,幼兒從中既鞏固了計算的有關知識,又在動手粘貼的過程中加深認識了國旗,讓他們懂得了尊敬國旗,熱愛國旗的道理。
三、在節日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教師可以利用節日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如在“三八”節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愛奶奶、愛媽媽、愛阿姨教育,以及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教師節對幼兒進行尊師教育,“五一”節愛勞動活動,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爭做老師、媽媽的好幫手;“十一”國慶節愛祖國活動,我給孩子們講了各行各業的叔叔阿姨為祖國媽媽爭光的小故事,使幼兒懂得了祖國媽媽和小朋友一樣有生日,愛祖國就像愛媽媽一樣。通過各個節日活動無一不在孩子心中掀起愛的波瀾。
四、在參觀游覽中滲透德育教育
帶幼兒外出參觀名勝古跡,組織幼兒觀賞家鄉的秀麗山河,豐富幼兒對家鄉的感性認識,激發幼兒從小愛家鄉、愛勞動、愛人民、愛祖國的情感。我們利用春秋游組織幼兒到鳳凰山公園、荔枝公園、古譙樓名勝古跡等參觀游覽,告訴幼兒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不到處亂扔果皮紙屑及亂大小便,愛護花草樹木等;帶幼兒到步行街參觀攝影展,從照片中看到了家鄉的巨大變化,這些活動都給幼兒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他們難以忘懷,讓孩子們從中感受到勞動人民的偉大,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愛國主義的教育。
五、在家園共育中滲透德育教育
《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兒成長的搖籃,是幼兒德育教育的基礎教育,也是最關鍵的教育。現在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一些家長對孩子百般呵護遷就,幼兒都以“我”為中心。他們的眼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從而變得任性、驕蠻、無禮、自私、冷漠。有些孩子不愿意與他人共同分享,是因為他們覺得分享就是使他們失去所得到的東西。家長可以利用過生日等機會,讓孩子與小朋友一起玩耍,并鼓勵孩子與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心愛的玩具、圖書、食物,讓他體驗與別人一起玩的快樂。我們可以利用《家園園地》向家長宣傳關于家庭對幼兒品德形成的重要性,保持家園教育的一致性。前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指出:“一切都替代孩子,為孩子做好一切,這是父母所給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在培養幼兒愛勞動方面,家長應大膽放手讓幼兒自己動手嘗試,讓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事事為幼兒代辦,使他們失去了動手的機會,久而久之,就變得事事依賴他人。
幼兒的品德教育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及各項活動中去。總之,德育教育從幼兒抓起,并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把幼兒培養成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適應時代發展的一代新人。
【淺談幼兒園如何滲透德育教育】相關文章:
• 如何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的策略
• 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滲透
• 幼兒園園本教研方式研究
• 日本幼兒園特別的生日會
• 優化幼兒園環境,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 淺談幼兒園審美素質教育
• 上幼兒園不哭的神話
• 幼兒園感恩教育實錄
• 幼兒園繪本教學的有效策略
• 幼兒園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活動
• 繽紛幼兒園,世界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