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班級是保教活動的基本單位,是幼兒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班級管理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孩子的發展以及教師組織教育活動的質量。在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管理好一個班級應當采用民主、科學的方法,從幼兒、老師、家長三方面入手。以下結合我班的實際情況談談我對班級管理的思考。
【關鍵詞】幼兒園 班級管理 幼兒教師
【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5-0155-02
班級作為教學活動的基礎環境,對幼兒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大班的孩子,與剛進幼兒園的幼兒們有著很大的區別,他們對校園以及同學更加熟悉,對班級的認識也更深入,所以幼兒園班級管理對于孩子們的發展是很重要的,教師要運用自身的聰明才智以及強大的責任心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充分運用資源,促使幼兒健康成長。
一 教師自身管理,給孩子們樹立良好的形象
孩子們對外在事物的接收能力很強,老師對于孩子們的第一印象是孩子是否喜愛老師的重要因素,并且幼兒教師的修養對于孩子們的教育也是潛移默化的。因此,幼兒教師必須注重自身的修養,言談舉止得體,態度溫和,給孩子們一個可親可敬的好老師形象。第一,儀容儀表是第一步,女教師盡量把頭發扎起,男教師不能留長發、胡須,穿著簡單干練,自然得體。每天給孩子們一個健康向上的良好形象。第二,教師要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熟悉教育的知識,對孩子們的問題能及時回答,給孩子一個知識淵博的教師形象。第三,在各方面積極做表率,帶領孩子們參加各類健康有益的活動,開闊視野,增加求知欲,培養積極的學習心態。
二 認真了解和關愛每一個孩子
要想做好班級管理,首先必須了解班級里每一位孩子的特點,分別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孩子們成長。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對幼兒園已經很熟悉了,也更加放得開,而且相對于剛進幼兒園的孩子更加的有精力,個性也截然不同。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必須了解每一個孩子的不同特性,全方位地評價每一位孩子,去引導好的個性發展,滿足孩子們的各類需求。不限制孩子們的發展,對孩子們進行大方向管理,放手讓孩子自由發揮,自主學習。為人師表,就必須注重自身品行。不能對孩子進行辱罵或訓斥,要循循善誘,用積極的心態讓孩子們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形成知錯就改的良好品行。也要讓孩子們樹立自信心,善于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并且積極引導。
三 組織各類班級活動
幼兒園最不缺乏的就是班級活動,這些都能很大程度地促進孩子與教師之間的感情,增加相互的默契,更能讓孩子們得到全面的鍛煉。好的班級活動能增加幼兒對學校以及教師的好感,促進教師對班級管理工作更順暢地進行。幼兒園大班的班級管理是相對復雜和細致的,所以要重視各項活動的質量,在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完善班級管理的辦法。
這學期,借小青蛙看圖編故事比賽的契機,我班進行了“故事大王”選拔活動。我們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活動,給自愿報名的小選手2個故事,利用雙休日回家準備。初賽由班級幼兒和老師共同評選出多名故事編得不錯的孩子,進入到下一輪PK賽。PK賽與初賽不同是,隨機抽取一個故事,每個小選手只有10分鐘準備時間。10分鐘后選手們輪流上臺講故事,最終選出1名“故事大王”,代表我班進行園內編故事選拔賽。
在畢業典禮前夕,我班開展了畢業典禮主持人評選活動。我把主持稿分成幾段,讓全班孩子“認領”自己的發言內容,然后對孩子們提出了時間的要求:三天后,我們正式進行PK。我們對主持人的要求是語言清晰響亮、站姿端正、得體大方。在評選主持人當天,請說相同內容的孩子站成一排,大家輪流說,然后孩子們進行投票,覺得符合主持人要求的,請孩子們站在他的身后,人氣最高的孩子當選主持人。
通過人人參與活動,既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讓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發展和提高,更鍛煉了他們的膽量,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四 共同制定班級常規,讓孩子成為班級小主人
每個孩子都擁有一顆當管理者的心,他們會為之感到無比自豪,所以建立班級管理制度,讓孩子自主參與,不僅能激發孩子們的管理熱情,也能給教師管理減少很多任務,更重要的是能充分發揮孩子們的管理能力與在校學習的積極性。
大班的孩子已有制定常規的能力,為了使孩子們明確班級常規,做到自覺遵守,由他律變自律,我讓孩子參與班級常規的制定。如“班級公約”,首先我讓孩子們觀察思考,班級里需要制定哪些常規,引導他們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換位思考,感受不遵守規則造成的后果,從而幫助他們了解規則的重要性,增強自覺遵守規則的內驅力。然后讓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將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規則用圖形語言進行了表征:我班的A同學畫了5個正在下樓梯的同伴,為了大家看清楚一個在樓梯上蹦蹦跳跳走的孩子,她在這個孩子頭上打了一個大大的紅叉,表示這個行為是不對的;B同學想到同組發育遲緩的同伴,把幫他搬椅子的畫面畫了下來,告訴大家當朋友有困難的時候,我們可以幫幫他;C同學畫了一個雙人床,一個孩子在上鋪打呼嚕,一個孩子在下鋪唱歌,表示睡覺房間里要靜悄悄的,不能影響到別人;等等。當然,孩子們畫畫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小困難,如D同學想寫上文字早晨好,但是“晨”字寫錯了,在同伴的建議下,她把錯字改成了上,變成了早上好,雖然改了一個字,但是意思還是一樣的;E同學想畫洗手池,但是她不會畫水龍頭,在同組的伙伴都不會的情況下,她想到了讓我幫忙用手機上網給她找個水龍頭的樣子;F同學不會畫桌子,同桌自告奮勇地幫她畫了一個,繪畫過程中,孩子們嘗試著用自己的智慧來解決問題。最后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新的班級公約終于出爐了,并張貼到了墻上,讓孩子們能經常看看,加深印象。自從孩子們共同制定了規則,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能約束自己的行為了。在我初嘗班級公約帶給我班帶來的改變后,我和孩子們又一起制定了“值日公約”、制作了“氣象站”。 五 設立獎勵機制,驅動內在動力
傳統觀念里,老師的獎品只送給乖巧玲瓏、聽話懂事的孩子。這樣一來,卻使大部分表現平平,或者紀律不夠好的小朋友失去了鍛煉的機會,產生了自暴自棄的心理,對班級缺乏主人翁責任感,非常不利于培養班級氛圍和自主管理意識。于是我班設立一個獎品柜,是專門讓孩子們“敲章換獎品”的。自從有了這個柜子,孩子們的積極性都很高,孩子們知道,原來大家都是一樣的,都有贏得獎品的機會。在“獎品柜”剛出現的那段日子里,我著重挖掘平時在集體中默默無聞、調皮搗蛋孩子的閃光點,讓他們知道自己并不比別人差,從而對自己產生信心,在群體中真正積極快樂起來。
當然,我對孩子們的獎勵不僅僅只是局限于“敲章換獎品”,如a比昨天進步了,能輕輕地和我說話了,我獎勵他做一次圖書管理員;對今天能管住自己,不隨便站起來,或離開座位跑出來的b,我請阿姨多獎勵了一只她最喜歡的雞翅膀;對于在全班面前唯一一個把裝有輪子的放毛巾筐組裝起來的c,我當著他的面給他媽媽打了表揚電話;等等。
對孩子們的表揚其實有很多,我也在不斷探索,物質和精神雙管齊下,慢慢地改善孩子們的思想,從不勞而獲、在家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小皇帝”到明白了解“只有付出了才能得到”,這樣的思想一旦養成,將會使孩子們一生的受益。
六 做好家長工作,提高班級管理質量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幼兒教育是一種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充分的功效。因此,我們利用各種機會與家長進行溝通,在家長會上我們結合幼兒照片,以實例的方式對家長介紹目前我班進行的班級管理,從而讓家長配合幼兒園工作。我們把家長邀請進幼兒園,讓家長更直觀地了解幼兒在園情況。平時,我們也會及時在微信群上更新幼兒信息,比如今天我們哥哥姐姐很棒,帶著弟弟妹妹一起做了游戲,通過大帶小活動,培養了大班孩子的責任意識;今天我們春游了,除了看到了很多精彩的表演,還進行了地震演習,并向家長普及了發生地震時該如何保護自己的知識;拍畢業照了,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了造型,請家長們先睹為快;等等。家長是班級管理的重要支持者,幼兒園的班級管理離不開家長的理解和參與,只有家園步伐一致,才能讓班級管理得心應手。
七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班級管理是一項艱巨而漫長的工作,只有在實際工作中多實踐、勤反思,才能不斷提高班級管理的水平,讓班級管理的作用真正發揮出來,進而促進幼兒園的工作以及教師自身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區成云.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的藝術[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12)
[2]沈靜.大班班級管理工作點滴[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10)
〔責任編輯:林勁〕
【淺談幼兒園大班班級管理】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的環境布置
• 德國,森林里也有幼兒園
• 女兒三換幼兒園的經歷
• 淺議幼兒園教育
• 談幼兒園網站的建設與管理
• 幼兒園健康教育的相關思考
•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探究
• 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
• 不想上幼兒園
• 淺談幼兒園戶外區域游戲組織策略
• 論幼兒園游戲教學的運用
• 淺談幼兒園的奧爾夫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