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園日常有效性教學
其他論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很好聽的BBS用戶名字
教師如何有效地教,幼兒如何有效地學,打造高效課堂是當今課程教學中大家正在密切關注的問題,今天提出這個話題,我感覺非常有必要。 那么,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怎樣才能做到更“有效”?
一、選擇適宜有效的教學內容
適宜的內容是有效教學的前提。適宜就是我們要選擇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地區、本班的實際發展水平的教學內容。我們選擇的內容要符合幼兒現有生活經驗,能引發其興趣,激發幼兒學習動機,對幼兒長遠發展有益的教學內容。例如,中班主題《新年好》的分主題《長大一歲》,一位教師為了讓幼兒感受長大的樂趣,培養孩子獨立睡覺的好習慣,選取了
繪本《小老鼠的漫長一夜》作為素材,在講完故事后,教師讓孩子體驗小老鼠當時的心情和講述“你獨睡時的心情是怎樣的?”由于現在的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備受呵護,他們沒有獨睡的經歷,更缺乏這種經驗。所以,這種提問導致了幼兒的“鸚鵡學舌”或說些與教學無關的東西,很難配合老師的提問,顯然,課的后半部分就出現了教師唱獨角戲的情況。
二、要確定適宜有效的教學目標
恰當的目標是有效教學的基礎。我們的目標必須是合理的,因為如果目標本身不合理,與幼兒的發展是沖突的,那么活動再“精彩”也仍然不合理。
首先,我們設計的教學目標應該明確、具體、能操作。
在平時的備課和教學中,我們往往忽略教學目標的設計,我們依靠的藍本是我們的省編教材,大家可能認為設計好的目標沒有必要更改。可是教學目標的設計決定著教學的成功與否,目標過大,游離了我們的教學內容,就會出現“跳三跳也夠不著的現象”。目標不具體、不明確,導致我們的課堂混亂,不知道該朝哪個方向走。因此我們自己設計教學目標時,應該摒棄那些“培養什么感情?培養什么能力?培養什么興趣?”之類的虛晃的目標。
其次,我們還應注意:
1.教學目標預設的應是幼兒在教學活動后發生的變化。
2.教學目標要盡量用具體、明確的,可觀察、測量的行為術語陳述。
3.教學目標應反映學習結果的層次性。
4.對需要長時間的教學才能達到的教學目標,在具體教育活動中表述一定要慎重。
三、要充分尊重幼兒,形成有效的師幼互動
幼兒具有獨立的人格,教師要真正理解與體味“尊重”的深刻含義,就必須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思考。教師應尊重每一位幼兒,讓他們感受愛,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活動當中。尊重幼兒要求教師用自己良好的情緒情感感染幼兒,用親切的語言啟迪幼兒的智慧,用真摯的愛哺育幼兒的心靈。
例如:一位教師在大班進行“讓雞蛋立起來”的科學探索活動。活動中幼兒的情感被充分調動了起來,每個幼兒都很投入,他們不停地在操作、嘗試。在孩子們操作幾分鐘后,教師要討論、小結。可是因為孩子們對此次嘗試很感興趣,他們因找到秘密而興奮,意猶未盡,以至于老師無法進行下一環節。這樣課堂就有些混亂,以至于老師手忙腳亂……如何將幼兒的注意力引向下一個環節,如何能更好地讓不同能力的幼兒都能夠盡興。當教師遇到這樣一個問題的時候,普遍的做法就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最終都要將幼兒的注意力轉移到下一個環節,而不管幼兒是否愿意進入到下一個活動。但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原因,為什么幼兒不愿意停止操作呢?很顯然,這是因為幼兒的情感和操作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就上面的活動而言,讓幼兒探索“怎樣才能把雞蛋立起來?”因為這一問題對幼兒來說具有挑戰性,孩子們探索完一種,還想用其他的材料繼續探索,這說明孩子們很有探索精神,教師完全可以滿足幼兒的興趣和要求,可以適時引導,“你還能用哪種材料把雞蛋立起來”讓他們繼續操作,甚至延伸到區角活動中。
四、設計有效的教學環節
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是有目的的,切忌走形式。例如:活動的結尾環節,老師往往喜歡向幼兒拋出一個“誘餌”――例如:一會我們到外面去和動物做朋友;或者等會兒我們把這個好聽的故事講給其他小朋友聽;再或者我們到外面再去做這個游戲等等。其實活動結束并沒有或不可能兌現。以這樣的方式結束活動并非少見,老師的初衷或許是想讓幼兒仍然保持興趣使活動持續延伸,或許就是無意識地隨口說出。而實際上,這樣的結束毫無意義,還可能會令孩子產生老師說話不算數的印象。成功的教學結束語,不僅可以系統概括本活動的教學內容,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能拓寬、延伸教學的內容,激發幼兒旺盛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五、要進行有效地教學反思
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學的保證,同時寄寓著教師職業的人生價值。反思不是簡單地停留在表面現象的描述上,應該是更深層次的,要為提升自己的教學行為服務。我認為在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時,首先尋找自己的閃光點,然后再反思“我的教學有效嗎?”“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形式?”從而促使自己成為一名學習型、積累型的教師。
有效教學是我們每個教師的追求,有效教學要求我們必須做有思想的教師。泰戈爾說“最遠的距離是到達你自己”,就是說改變自己是多么不容易。在這個不斷發展的時代,需要我們不斷地改變自己,每天能多學習一點,多反思一點,多提升一點,多改變一點,終究會成為一個有思想的、有品位的教師。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縣第二幼兒園)
【淺談幼兒園日常有效性教學】相關文章:
• 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有效性實施
• 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培訓探析
• 淺談幼兒園民間音樂教育的有效開展
• 多元智能理論下的幼兒園課程設計機制
• 幼兒園應加強與社區的聯系
• 關于做好幼兒園道德教育的思考
• 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的主體
• 淺談幼兒園建筑設計
• 讓微課助力幼兒園教學
• Bright Horizons:將幼兒園開進公司
• 轉讓幼兒園有問題,如何救濟
• 淺談如何在幼兒園開展文明禮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