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開課有其示范性和正式性,把握公開課中秀的度,將展現教學新理念與切實提高教學實效性結合起來,讓幼兒在輕松愉悅中學習知識,增長技能。公開課的執教過程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反思和改進的過程,是教師之間一次高質量的合作、交流的過程。公開課應堅守"家常課"的優良品格,我們應該超越簡單的模仿,把繼承和發展、學習與創新結合,讓公開課因材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需質疑。
關鍵詞:公開課 現狀 包裝 目的 評價標準 方法
一、部分公開課的現狀:
1.教師包裝:好好表演,不能給單位丟臉。課改后,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非凡熱鬧走馬換燈的表演,教師想盡辦法變花樣,流于形式的表演,嬌柔做作的互動,教師一成不變的蒙娜麗莎式的微笑,課堂充斥“你真棒”的虛假評價。
2.孩子包裝:提前的知識儲備=提前學習
很多老師上課時,孩子對答如流,甚至對很多流程了如指掌,讓聽課的老師感觸:學生都已經了解的那么好了,還上這節課干嘛?
3.模式包裝:課堂教學模式=流行模式
公開課統一于一種“
課件+合作+討論+游戲的課堂”,多媒體
課件的使用,不能根據潮流要用都用,要不就都不用,而應根據課的實際情況斟酌使用。畢竟多媒體在教學中起到的是輔助,而不是條件。
4.教學場景包裝:小課堂=真實課堂
明明一個班有40多個孩子,可是在講公開課的時候卻規定用12―18個孩子,直接影響到教師上課時的方法,提問方式以及模式等。各單位上課為執教者提供“好孩子”,用不用差孩子?這個最近網上開展的話題調查,證明了這種現象存在的真實性。
5.活動設計包裝:成功的
教案=適用于所有孩子
用成功的
教案套孩子還是是根據孩子情況來設計活動?用別園的孩子講課,提前一天兩天去熟悉孩子,不了解孩子的任何興趣點甚至連孩子的名字都叫不上。教育活動評價宜重點考察以下方面:教育活動是否建立在對本班幼兒的實際了解的基礎上;教師要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富有彈性的工作計劃,并靈活地執行。一堂公開課的教案居然在幾個班使用時,備學生體現在哪里?
二、原因分析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多種形式的教育過程。公開課是指各個級別(低至幼兒園,高至國家)各種形式(傳統是和現代式)、各種課型(新授課、復習課、綜合課、實驗課)的公開課、研討課、展示課、示范課、觀摩課等等。
作為教師教學中積累的一種浪花,公開課是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下表現出自己的教學特色,只有想同的理念,沒有相同的模式。公開課公開什么?關心教師的教甚于關心幼兒的學,之間教師不見幼兒,沒有質疑的爭論,即使有幼兒的談論,也是教師為了活躍課堂氣氛的需要,幼兒處于“偽主體地位”,而教師是真指導(真表演、會指揮、會領導)。
公開課不是造假、作秀,面對很多公開課不是上課,而是在表演的尷尬。我們要真實而不是昂貴的裝潢,作秀是經過“裝點得盆景”,根本無法推廣,無效聽課時活動的意義大打折扣。反復彩排而演出的公開課引來評委的喝彩,對假行為的默許和鼓勵,掩蓋了日常教學中潛在的問題,對教育教學的進步也不是很好的導向。幼兒的行為反應和發展變化是對教育工作最客觀、直率、真實的評價,教師要關注幼兒的反應和變化,把它看作重要的評價信息和改進工作的重要依據。
造成這些現狀的原因:1、教師對教育教學理念把握不夠透徹。2、管理部門在制定評價標準時采用形式過于單一,這些都是由評課的標準、方法以及由此形成的評課傳統導向而引出的現象。在評價功能上,淡化評比與選拔,強調發揮評價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改進與提高的作用。立足于課堂的傳統教師評價多著眼于個人的工作表現,而且評價的結果往往與提職、晉級、加薪、增加獎金等高利害決定聯系在一起。這種面向過去的獎懲性教師評價制度,必然使得課堂教學評價成為評比與獎懲的依據,于是,教學基本功大獎賽、優質課評比、教學能手比賽等各種名目繁多的課堂教學評比活動比較盛行。
三、開展公開課的必要性及今后應注意的問題
公開課雖有作秀賣弄的成分,卻也促進成長。聽公開課正如看戲劇,聽一節公開課學到的東西往往要大于聽一節平時課學到的東西,提高了聽課的效率。做課也需要激情。很多成功的專家型教師在回顧自己的成長的過程中都不會忘記自己執教過的成功或不成功的公開課,對它在自己的成長中的作用給與了肯定。
公開課有其示范性和正式性,把握其中秀的度,將展現教學新理念與切實提高教學實效性結合起來,公開課的執教過程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反思和改進的過程,是教師之間一次高質量的合作、交流的過程。公開課的優點:1、有利于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2、有利于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3、有利于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今后還應注意的問題:
1.執教者應注意:上好公開課,教師首先是打磨課:1、加大教師知識儲備2、在教材上下大力氣,并融入個人人性化的理解3、會在反思、總結的基礎上使自己的理念得到提升。樹立正確的自我評價觀念,只有通過誠信的自我評價,才能從根本上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在自我評價中,教師必須充分闡述自己的觀點、看法和工作依據,詳細分析工作成效與設想、意圖之間的矛盾,對自己的努力狀況加以分析,進而增加評估信息的廣泛性、真實性、效用性,不斷提高評價質量。4、對于給他帶來極大聲譽的公開課應保持一份警惕,上好一節優質公開課不等同于永遠是優秀的老師,還要謙虛的不斷學習。
2.學習者:公開課應講實效、重反思。學習者看、聽、評、領會,還要找其中的不足,并學會有選擇的借鑒,一味的模仿別人必定失敗。在吸取別人優點的同時,還應教出自己的風格。
公開課應堅守“家常課”(既常態課,在常態下進行的日常教學)的優良品格,允許公開課時有失誤,還其真實的面目。隨著課改的不斷發展,我們如今的課堂越來越注重實效性,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創造性,通過反思和改進不斷地成長。我們應該超越簡單的模仿,把繼承和發展、學習與創新結合,讓公開課因材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需質疑。把“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真正作為開展一切教育活動的前提!
參考文獻:
[1]林豐勛:教育心理學[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幼兒園公開課現象剖析】相關文章:
• 讓感恩教育走進幼兒園
• 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途徑
• 幼兒園教師如何指導表演游戲
• 幼兒園管理經驗談
• 幼兒園課程建設的 序言
• 昆明城區民辦幼兒園師資現狀調查
• 開展幼兒園戶外活動 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 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策略
• 淺談幼兒園的音樂教育
• 孩子上幼兒園你準備好了嗎
• 淺談如何促進和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
• 學前教育小學化成因及改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