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幼兒期是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階段,由于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環(huán)境的影響,其性格、行為習慣各不相同,而幼兒期又是可塑性較強的時期,所以實施德育教育,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教師在平時瑣碎而細小的工作中不斷去引導、培養(yǎng)、強化。
關鍵詞:幼兒;品德教育;見解
我今年帶的是大班,在大班,幼兒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開始萌芽,已具備了模糊的自發(fā)認知能力和初步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根據(jù)幼兒自身的特點,我是這樣進行品德教育的:
首先,對于幼兒能力較強,已基本具備較好行為習慣的,在教育時,我以此為典范利用公眾活動對其好的行為習慣,進行講評、鼓勵給予充分肯定,進一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使之成為別人學習的楷模,激發(fā)幼兒榮譽感,促其更加進步。
其次,對于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均表現(xiàn)出聰明、靈活、能力發(fā)展水平均衡的幼兒,給予其正面的引導。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有其幼稚、頑皮的一面,如:我班的申大衛(wèi)小朋友,他聰明、活潑,各方面能力很強,但很調(diào)皮。有一次,他很喜歡一個小女孩手中的小汽車橡皮擦,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沖過去搶了過來。我當時沒有批評他,而是走過去采取正面指出的方法。我說:“你這樣做很不對!想要別人的玩具要和小朋友去借,也可以協(xié)商一起去分享,小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照顧、互相幫助,你今天這樣做老師很不高興”。他看見我非常認真嚴肅,難為情地低著頭說:“老師我錯了,我把橡皮擦還給她”。他馬上還給了小女孩,又說:“你還生我氣嗎”?我想了想說:“我相信你,一定能改正錯誤,今后如果你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那我就不生氣,我們還像以前一樣是好朋友,好嗎”?他聽了很高興,伸出小手和我拉勾。后來,他果然再沒犯類似的錯誤。
再次,對于幼兒能力一般或稍差一些,沒有主見、聽別人指使的,對待這種幼兒我認為最可行的教育就是采用榜樣示范法。有一次,我班郝宇軒小朋友把上廁所的小朋友堵在廁所里不讓出來,經(jīng)調(diào)查,是受另一名小朋友指使的,于是,在集體活動時,我講了一個主人公非常熱心、關心別人的故事給幼兒聽,講完后,我有意請這兩名小朋友有針對性地回答了幾個問題,他們的臉馬上紅了。回答中他們說道:“應該向主人公那樣關心別人,別人說的話都要動腦筋想一想是對是錯”。對此事,全班小朋友都談了自己的看法,從而強化了幼兒正確的道德行為的認識。
最后,還有一種是能力水平低下、自控能力較差的幼兒,利用討論、評價的方法,效果可大有提高。如:有的幼兒在自由活動時間,總是亂拖亂摔小椅子、亂敲打桌子,并在集體活動時不認真聽講。對此,我連續(xù)幾次召集幼兒在旁邊站著,讓幼兒觀察活動室的一片狼藉后,讓幼兒討論。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許多道理。通過討論,小朋友們一致認識到不該這樣做,尤其讓有這些習慣的小朋友都說了說,他們表示今后要愛惜桌椅和室內(nèi)玩具等其他財產(chǎn)。經(jīng)過幾次有針對性的討論,幾乎沒有小朋友再亂摔椅子、玩具的現(xiàn)象了,并且每次自由活動后都爭著幫老師整理活動室,常規(guī)教育效果也自然好多了。
另外,我還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把德育教育滲透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美國教育家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的變化不是由個人的內(nèi)在因素單獨決定的,而是由它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果來決定的。為此,我們重視通過合理構建幼兒園的環(huán)境來實施幼兒德育的內(nèi)容。教師們改變過去單純的為美化活動室而布置環(huán)境的觀點,考慮大班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和不同個性的差異,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整潔、溫馨、舒適而富有教育意義的環(huán)境。
在我們幼兒園,教學樓一樓的墻壁上設計了各種小動物歡聚一堂的場面,渲染了友愛和平的氣氛;走廊上,懸掛著富有地方特色的剪紙作品和京劇臉譜,樓梯口張貼著遵守規(guī)則的各種標志,每個活動室門口展示的是孩子們設計的畫。環(huán)境作為一種工具,輔助教師進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認知的教育,使孩子們在環(huán)境中不知不覺地受到啟發(fā)。
教育環(huán)境中滲透德育內(nèi)容,往往是一種無聲的教育,而它對幼兒的作用及其影響是巨大的。如:“東方雄雞圖”――中國地圖,“可愛的家鄉(xiāng)、可愛的祖國”展覽等,幼兒在師生共同收集、布置展覽的過程中,熟悉了可愛的家鄉(xiāng),熟悉了偉大的祖國,了解了家鄉(xiāng)、祖國各地的特產(chǎn),從而自然地激發(fā)起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真情實感。大班教師與幼兒用靈巧的手,剪出各種圖案、窗花,制作宮燈,體驗了民間文化帶給大家的樂趣。
以上是我在實施幼兒德育教育中的幾點粗淺的體會。以上各類情況的教育,還必須有家長的密切配合,好的習慣需要教師和家長,乃至整個社會的共同的教育和培養(yǎng)。還是那句老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一方面,孩子從小不培養(yǎng)好習慣,就必然形成壞習慣,壞習慣形成了,再改就很難。另一方面,在孩子小時候加強德育教育,與孩子天真無邪表現(xiàn)并不矛盾,越是懂禮儀的孩子,越能獲得自由發(fā)展的廣闊天地,因為他們是受人們歡迎的人。
【幼兒園大班品德教育之我見】相關文章:
• 試論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幼兒園教學的優(yōu)化效應對幼兒園教學的優(yōu)化效應對幼兒園教學的優(yōu)化效應對幼兒園
• 幼兒園中班班級管理心得
• “草根式”小專題研究的幼兒園實踐
• 有關幼兒園建筑設計原理探討
• 中美幼兒園教育模式標準比較研究
• 開幼兒園利潤能達50%
• 學前兒童隔代教育質(zhì)量強化
• 如何讓紹興方言教育走進幼兒園
• 幼兒園教師職業(yè)壓力的現(xiàn)狀研究
• 小議幼兒教師情感素質(zhì)培養(yǎng)
• 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陽光貝貝幼兒園
• 幼兒園愛國主義教育的思考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