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幼兒園即將畢業,老師通知準備一張照片制作畢業證。女兒問:“畢業證是什么啊?有什么用呢?”我回答說:“畢業證是一種證明。別人一看到畢業證,就知道你已經圓滿地完成了幼兒園三年的學習了。”女兒還是不解:“可是別人可以直接去問幼兒園的老師啊。”我反問她:“如果別人要判斷你有沒有讀完幼兒園,是看你的畢業證容易呢,還是跑去問你們老師更容易?”女兒想想回答:“應該是看畢業證更容易。不過別人干嗎要知道我有沒有讀完幼兒園呢?”我豎起大拇指:“好問題!其實別人關心的不是你有沒有讀完幼兒園,而是你究竟有多少知識和能力。但是一本畢業證,一般就代表著一定水平的知識和能力。像你拿出幼兒園畢業證,別人就知道你應該懂得太陽、地球和月亮的關系。又比如爸爸媽媽找工作的時候,把我們的大學畢業證給別人看,他們就會大概判斷出來我們有多少能力。”女兒的下一個問題有點刁鉆:“那會不會有人做一個假的畢業證去騙人呢?”我再次豎起大拇指:“很好的思路!確實有人這樣做。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畢業證書都要?N照片,寫名字,還可以聯網查詢呢。”女兒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仔細想想,畢業證其實是一個現代陌生人社會的發明。在傳統社會,一個人的社交圈基本限于熟人范圍,其能力幾何可謂盡人皆知,完全沒有必要靠一紙證書來證明。何況在農耕時代,個人能力主要表現為體力差異,秀秀肌肉舉舉石頭就能區別開來。只有讀書人的能力才需要考試,而一旦考試就有了秀才、舉人和進士等大致等同于畢業證書的標簽。到了現代社會,一方面是人口流動性增強,社會高度陌生化;另一方面是難以一眼辨之的知識性、分析性能力的權重增加,導致關于個人能力的信息高度不對稱,教育經歷及其證書也就因此成為判斷個人能力的最主要工具。誠然,就具體個人而言,學歷并不必然等于能力,重點大學畢業也不見得一定優于專科畢業學生。但就大樣本而言,學歷證書和能力的正比關系屬于大概率事件。為減少信息搜尋成本,人們看重學歷證書也在情理之中。如此一來,學歷證書就成為一種表征個人能力的統一的標尺,就如金錢統一表征不同商品的價格一樣。不過金錢是以數量為單位,永遠不會有最高值;學歷種類則太有限,即使讀到博士也會有大把的同級別競爭者。為進一步區別學歷的含金量,人們又逐漸形成985、211、歐美學歷等細分標準。即便在幼兒園階段,也會有私立公立、雙語單語等區分,甚至因而形成家長之間的“鄙視鏈”。不僅如此,一旦學歷成為信息不對稱條件下判斷個人能力的主要標準,就如有人會偽造貨幣那樣,必然也有人會費盡心機偽造文憑。學歷打假與學歷鑒真,自然也從來不會寂寞。貨幣鑒真靠驗鈔機,但是最有效的手段是電子化,直接減少紙幣的使用。學歷鑒真最初靠印章,但是技術含量太低,如今主要靠聯網查詢,其實也是另一種電子化。
在司法界,有一種證書同學歷一樣重要也一樣飽受爭議,那就是鑒定人資格。因為法官和當事人搞不懂專業的科學技術問題,不得已求助專家,但如何判斷該專家是否真專家首先就成為一個難題。我國的解決方案是設立專家庫,發給鑒定人資格證書,以證書來證明專業,但有時也出現持證鑒定人不夠專業的現象,尤其是在相對小眾的專業事項方面。英美諸國則主要采用個案中的專家證人資格審查程序(voir dire),通過調查其學歷、經驗等背景資料來核實專家證人是否夠格,但由外行審查內行,難免效果一般,而且審查成本太高。即便如此,由于找不到更好的判斷方法,各國都不得不接受當下這種并不完美的方案。也正是因此,不管我們是接受還是抵觸,學歷證書、專業級別證書、單項技能證書等各種各樣必然不完美的能力證明,在這個陌生化日漸加劇的社會,都必然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我只是希望,無論如何,幼兒園的畢業證書不要成為評價一個成年人能力的標準。
【女兒的幼兒園畢業證書】相關文章:
• 兒歌應用于幼兒園教育的調查研究
• 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粗淺認識
• 芻議幼兒園藝術教育生活化
• 淺談信息技術與幼兒園課程的整合
• 淺談幼兒園集體舞教學策略
• 幼兒園美術課要凸顯幼兒的主體性
• 幼兒園體驗活動初探
• 談幼兒園園所文化建設
• 幼兒園教學活動優化策略探析
• 淺談幼兒園繪畫教學活動的探索
• “粵劇進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探索
• 課程領導力與幼兒園品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