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農村;幼兒園;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2―0022―01
幼兒園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是終身教育的起點,在素質教育發展中具有奠基地位。近年來幼兒園教育雖發展迅速,呈現出了百家爭鳴的景象,但目前農村的幼兒園教育卻仍存在著辦園理念不清、保教目標不明、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下面,筆者立足實際,就農村幼兒園教育的健康發展,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一把手”當自強,做好表率
1.堅持代課。課堂是最重要的,無論園長雜事有多少,還是一定要深入一線,和教師齊頭并進。在農村,學前教育并未得到足夠重視,因而對學前教育的投入也不足。農村幼兒園主要是靠向幼兒個體收費,教師工資待遇也低,此外他們在各個方面的權益也得不到保障,這嚴重影響了幼兒教師隊伍水平的提高。雖然處在這樣的條件下,但園長還是應該堅守職業道德,帶領好教師團隊,為幼兒的未來考慮,做好表率。
2.堅持學習。“學而后知不足”。作為“一把手”不光要學習相關理論知識,更要學習當代科學、生命科學、心理學、人文及藝術等方面的知識,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還要不待揚鞭自奮蹄,做博學多才的專家。長期以來,在農村,幼兒教師大多數是臨時聘請的社會人員,他們專業基礎薄弱,這就更需要園領導帶領教師一起堅持不斷地學習。
3.堅持人文關懷。領導者的工作說到底是一種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領導者只有真正從心底里關心、尊重教師,才能激發出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只有把教師的事情放在首位,教師才會把學校、學生放在首位。
二、教師練內功,提升素質
1.要加強修養,以身作則。幼兒教師的心理品質、工作態度、生活習慣、言談舉止、儀表服飾,對幼兒是一種巨大的、無聲的教育,時刻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農村幼兒教師要特別注意自身修養,凡是要求幼兒做到的,教師必須做到;凡是要求幼兒不做的,教師也要堅決不做。
2.要博覽群書,豐富知識。唐代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知識越豐富,就越能把所授的知識講“活”。雖然幼兒教師面對的教育對象是涉事不深的孩子,但是要啟迪孩子的智慧,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要不斷滿足他們小頭腦中常出現的一些千奇百怪的問題,這都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
3.要勤練苦功,多才多藝。教師應不斷加強技能技巧的練習,既要成為教學中的多面手,又要具備彈、唱、跳、畫、講等才能。例如,我園為打造農村幼兒園“一專多能”型的教師隊伍,把每周二、周三下午幼兒離園后1小時定為教師基本功訓練日,堅持開展“六個一”活動,即每周書寫一頁毛筆字、創作一幅畫、彈唱一首歌曲,兩周學會一個
舞蹈,每年開展一次“1+1”師徒結對幫帶活動,期末開展一次“彈、唱、跳、畫、寫”基本功比賽。
4.要公正無私對待每一個幼兒。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技巧和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熱愛幼兒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品質,對孩子沒有真正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幼兒對教師的態度是否公正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一個教師偏袒某個幼兒或夸大幼兒的一些缺點,都會使幼兒心理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因此,教師要以公正之心對待每一個幼兒。
三、家長勤學習,提高認識
1.幫助家長認識幼兒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要讓家長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其次,要讓家長認識到幼兒園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教師與家長在育兒方面既有共同目標,又承擔著各自不同的任務;再次,要向家長宣傳幼兒階段是人一生的奠基時期,是身體、智力迅速發展,性格、品德、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要使家長認清他們在教育孩子問題上舉足輕重的作用,讓他們盡到應盡的責任。
2.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通過開展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家長半日活動等,幫助家長端正和更新教育觀念,讓家長樹立使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諧發展的思想。編輯:王金梅
【農村幼兒園如何健康發展】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個別教育
• 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整合途徑初探
• 幼兒園開展區域活動之我見
• 與幼兒園聊天有學問
• 女兒上幼兒園以后……
• 增加幼兒園數量 提升管理水平
• 談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現狀及完善
• 論幼兒園“六一”文藝節目的編排
• 幼兒園區域活動之漫談
• 把養老院辦進幼兒園
• 秋季的幼兒園管理
• 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