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起始階段。幼兒教育應為幼兒的近期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不要只注重對孩子智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孩子認清人生的意義。要讓我們的教育培育出生活的強者,這個強者不是物質上的強者,而是道德上的強者。我國幼兒園教學改革偏重于課程改革,缺乏對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創新。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方法創新;意義
一、如何進行幼兒園教學方法創新
1.教師不要完美主義
有的教師對孩子的要求很高,從一開始就要求孩子做到十全十美。可是對孩子來說,心智和體質都不成熟的條件下,很多事情都是人生的頭一回,可能會做得不好;而在這么多做不好的可能中,孩子漂亮地完成了一件事,是多么的了不起,教師一定要進行表揚和鼓勵。
2.重視心靈教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不要把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作為教育的重心,學習能力固然是重要的,但如果一味地以此作為教育的重心會使整個教育出現傾斜。必須把對心靈的教育作為教育的重點,以培養孩子的EQ作為重點,重視心靈教育,學習能力自然會大大提高。
3.發掘孩子的閃光點
不要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只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長處,對他們小小的進步給以肯定和贊揚,就可以讓那些缺點消失。教師越是努力想去糾正孩子的缺點,就越有可能適得其反,缺點會越固執地留在孩子身上。與其這樣,不如把現在的孩子當作最好,肯定他的優點,表揚他的長處,孩子會自然地變得優秀起來。
4.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幼兒園教育的目的在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提高身體素質;其次,開發孩子的大腦潛力,促進智力發展;然后,發展孩子的個性,促進人格的健康發展;最后,培育美感,促進孩子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因此,教師的教學內容應根據幼兒發展情況和接受水平,順應時代潮流,教一些真實可觸的、幼兒感興趣的、對幼兒有益的內容。但是現實情況是,許多幼兒園老師的教學內容遠遠超出了幼兒的接受水平,提前教授了小學生應該學習的內容,例如:識字、算術、英語等。毫無疑問,這種行為是不利于幼兒以后的學習和認知的,在每個年齡階段,有每個年齡階段適宜做的事情,這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5.靈活運用多媒體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豐富了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幼兒階段對于世界的認知還是比較淺顯的,他們容易接受的是形象真實的事物,多媒體可以很好地引領他們去認知發現。可以通過聽
音樂、看電影、看視頻、看圖片等方式,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利用他們活潑好奇的天性,有效創新教學方法。
二、創新幼兒園教學方法的意義
中國自古就有這樣一句話:“3歲看大,7歲看老。”它簡單明了地概括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從3歲的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而從7歲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業。因此對于孩子來說,幼兒時接受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它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幼兒教學的目標在于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的思想品質,培養幼兒建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為幼兒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不恰當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傷害都將影響其一生,十分有害,因此我們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方式、方法。
總而言之,幼教工作者要愛孩子,關心孩子,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加強與各方面的溝通聯系,積極學習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與家長配合,做好激勵鼓舞工作,在幼教道路上不斷探索,創新幼教形式方法,為我國幼教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曉春.幼兒教育課程改革模式淺析[J].絲綢之路,2010(10).
[2]薛麗花.幼兒數學活動中探索性學習的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34).
【幼兒園教學方法創新初探】相關文章:
• 優化農村幼兒園一日活動初探
• 防止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策略
• 幼兒教師音樂素養下學前教育音樂改革
• 論葆稚趣童心辦真實的幼兒教育
• 幼兒園情感管理之我見
• 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管理的策略
• 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創新分析
• 陪讀,從幼兒園開始?
• 幼兒園“分享”活動之我見
• 試論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幼兒園教學的優化效應對幼兒園教學的優化效應對幼兒園教學的優化效應對幼兒園
• 致全省幼兒園教師的倡議書做專業的幼兒園教師
• 幼兒園進階小學 通關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