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凡是個很可愛的小女孩,今年上小班。之前,她要么哭鬧,要么生病,幾乎就沒怎么去幼兒園,新學期又開始了,媽媽決心無論如何要讓凡凡正式開始她的幼兒園生活,但凡凡的態度似乎也很堅決:
不肯起床;
好不容易起床了,不肯穿衣服;
衣服終于穿好了,早飯開始磨蹭;
早飯吃完了,出門又要花上半個小時;
就算拎她到了幼兒園門口,卻怎么也不肯進去,又哭又鬧,好像跟媽媽生離死別似的……
看著別的孩子和爸爸媽媽揮揮手,牽著老師的手就開開心心地進園了,凡凡媽媽又氣又惱,這孩子不肯去幼兒園,到底該怎么辦呢?
先上半天,慢慢過渡
@有有媽媽:孩子從自由自主的家庭環境進入陌生的幼兒園環境,心理上肯定需要一個調適期。媽媽可以和老師商量一下,先讓孩子上半天,中午吃好飯之后就把孩子接回去,這樣孩子只要在幼兒園里呆半天就可以了。我們幼兒園小班就有半日托和全日托的區別,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和自己家里的需求自主選擇,很靈活的。
幫孩子找到好朋友
@心愛媽媽:孩子對陌生人或陌生環境的排斥,總是因為“陌生”兩字,我覺得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可以先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里的人。我家女兒上的是小區里的幼兒園,很多小朋友本來就在一起玩的,所謂上幼兒園無非就是這些孩子換一個地方一起玩而已,所以根本沒有什么“入園障礙”。凡凡媽媽不妨幫凡凡多交幾個好朋友,先邀請幾個同班的小朋友到家里來玩,讓這些小朋友和凡凡熟悉起來,凡凡有了好朋友,就不會對去幼兒園那么排斥了。如果正好附近有同園甚至同班的小朋友,還可以約著一起上幼兒園,有小朋友一起,凡凡上學會有動力的。
一開始媽媽可以入園陪伴
@韜韜媽媽:我們家兒子一開始對上幼兒園也很排斥的。因為爸爸工作調動的關系,我們全家從上海搬到了廣州,兒子也轉入了廣州這邊的幼兒園,上了一天,兒子就不肯去了,因為老師和同學講的都是廣東話,兒子根本聽不懂。我后來找到幼兒園園長,說明了我們的情況,園長同意我入園陪兒子一段時間,也叮囑老師們盡量多說普通話。一開始我陪半天,逐漸減少陪伴的時間,一段時間之后兒子就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他的廣東話說得比我都好!凡凡如果一直這么抵觸幼兒園,建議凡凡媽媽可以申請入園陪凡凡一段時間,這對孩子幫助很大的。
小編的話:
對每個孩子來說,入園都是社會化的第一步,設身處地想一想,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從本來以他為中心的小家庭轉到沒辦法兼顧每個孩子需求的幼兒園,孩子的惶惑可想而知。作為父母的我們,除了用上面這些媽媽的辦法幫助孩子盡早適應幼兒園生活外,預先的工作也絕不可少:1.盡早幫孩子調整到類似幼兒園的作息時間;2.事先帶孩子去幼兒園參觀一下;3.和孩子一起看有關幼兒園生活的動畫片或
繪本;4.父母也要正視自己的“入園焦慮”,既要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多多鼓勵孩子,同時也要堅定自己,這是孩子必須邁出的一步,不要輕易妥協。
【孩子不肯去幼兒園……】相關文章:
• 論幼兒園管理中的“先人后事”
• 幼兒園角色游戲評價
• 堅持“以人為本”的幼兒園管理探討
• 幼兒園與小學銜接工作之我見
• 幼兒園識字教學之我見
• 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研究
• 多園區幼兒園放手管理的策略
• 幼兒園教育中的人文關懷
• 如何在幼兒園進行語言教學
• 幼兒園的孩子怎么看待漢字?
• 幼兒園環境設計及兒童健康
• 幼兒園素質教育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