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民族語言和民族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語言的理解和使用都以特定的文化背景為依據;每個民族的文化都必然在其語言中有所體現。語言的這種文化載體特征決定了外語學習的過程必然會涉及到所學語種的文化因素。有人甚至提出,外語學習就是“一個適應新文化的過程”。因此,在進行外語教學中,教師應該認識到,外語教學不能局限于語言本身的語音、詞匯和語法,不能僅把語言看作一種純符號系統來傳授,還應該注意語言的文化載體特征,盡可能讓學生在學習外語的同時掌握某一種語言所儲存的民族文化知識。
“幼兒英語熱”是目前我國幼兒園教育中出現的一種現象,許多幼兒園已經在實踐上進行了這方面的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學前英語教育在我國剛剛起步,所以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其中之一便是將英語教育僅僅理解為語音、詞匯、語法等“純”語音知識的教育,而未考慮這些語言知識所包含的豐富的文化背景內容。在我國的學前英語教育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英語所包含的文化因素的影響。讓學前兒童初步接觸、感知英語的文化現象和文化因素,有利于他們對英語的習得,有利于他們長大后熟練地掌握英語。如果不讓學前兒童接觸一些淺顯的英美文化知識,那么學前兒童獲得的英語只能是孤立的單詞、句子,既不能達到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也很難使他們對英語產生敏感,他們以后也很難全面而準確地掌握英語。例如,在兒童接觸“Howareyou”或“Howareyougoing”時,教師必須使兒童明白,這兩句話在EFL兒童(即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兒童)看來,并不代表“你身體好不好”、“工作是否順利”之意,而是表示朋友見面時的問候。如果學前兒童沒有理解這一點,他們就可能會出現交往障礙。
在學前英語教育中應創設模擬的情景,讓學前兒童在具體的情景中接觸并獲得實用性較強的語言。這樣,學前兒童在具體的情景中獲得英語詞匯、句子時,由于在同一情景中多次模仿、重復,他們便可在無意之中掌握哪些英語句子應在什么場合下使用。此外,還應讓學前兒童感知、了解必要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這是學前兒童習得英語的一種手段。目的仍在于促進學前兒童對,英語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如果他們從錄像片或與外國小朋友接觸中了解到,當別人夸他的衣服好看或他長得漂亮時,只需用“Thankyou”作為回答,那么,在別人夸他時,他就不會說“Don'tsayso”或“It'snotsobeautiful”之類的話。只有這樣,他對“Thankyou”這句話才算是有了真正的理解。
在學前英語教育中,教師應該創設各種模擬的“自然”情景,讓學前兒童像EFL兒童一樣,在獲得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獲得一定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使他們在模擬的文化環境中接觸并習得英語。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對話領先,而非字母、單詞領先。對話領先是由學前兒童的年齡特點決定的。學前兒童注意持續時間短,自制力較差,他們的記憶對環境的依賴性較強,而短時間的對話則易于他們全身心地投入,新異的情景吸引了他們的注意,有利于他們及時地掌握有關語言。
學前英語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激發學前兒童對英語的興趣。而情景對話可以使兒童很自然地置身于英語環境之中,使他們在沖動和積極投入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的詞匯和語法以及英語的有關民族文化知識,從而產生對英語語言和情景的敏感。如果像成人學英語一樣,首先學習音標、字母及單詞,那么,這樣的枯燥無味的學習活動會改變學前英
語教育的性質,使自然習得英語變成課堂學習英語。這樣,不僅會扼殺學前兒童對英語的興趣,影響他們積極主動的投入,也必然會增加學前兒童的學習負擔。這與英語啟蒙教育的初衷是相違背的。
(二)創設必要的文化情景。由于我國多數學前兒童處在一種單漢語環境之中,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機會接觸英語,這給他們習得英語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師在進行學前英語教育中,須創設模擬的英語環境,使兒童感到他們的確處在真實的英語環境之中。創設文化情景包括創設外部環境和創設活動內的語言環境兩方面的內容。活動的外部環境包括在活動室內外張貼外國小朋友的照片、外國風景畫,常放外國兒童歌曲,常讓學前兒童觀看外國小朋友在幼兒園內外的生活及活動的錄像片等,有條件的幼兒園還可以邀請外國專家、小朋友來園與學前兒童聯歡。英語活動內的語言環境,包括給每個學前兒童起一個英語名,讓他們在英語活動中體驗到自己“確實”在扮演外國小朋友;在安排英語活動時,充分考慮英國、美國的風土人情等文化特點;在活動中教師多使用些英語。
(三)選擇地道的英語教育內容,避免中國式的英語出現。中國學生學習英語時,常會說出一些連英、美等國家的人也難以理解的中國式英語,這是因為這些中國學生在運用英語進行交往時套用了中國文化背景下的交往規則。殊不知,如前所述,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差異很大,很多漢語文化內的交往規則在英語文化中是不合適的。例如,外國朋友在得到別人幫助之后,一定會說:“Thankyourforyourhelp.”一位不熟悉英美文化中的“禮節”交往規則的中國學生遇到這種情況時,可能會很客氣地回答道:“Don'tthankme.”這就犯了在用英語交往時套用中國文化內的“禮節”交往規則的錯誤。在上述情景中,這位中國學生只需說一句:“youarewelcome.”或“It'smyfavour.”就足夠了。學前英語教育作為英語啟蒙教育,首先應該避免此類的中國式英語的干擾,以正確、實用的英語作為英語教育內容,讓學前兒量接觸地道的英國英語或美國英語。
【語言的文化載體特征與學前英語教育】相關文章:
下一篇:小班語言能力培養之我見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