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需要從小抓起,因此幼兒教育在整個教育階段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新時代背景下,幼兒教師需要緊隨時代發展腳步探索幼兒園教學合理化的有效策略。具體可從確定合理化的教學目標,確定合理化的教學方法,營造合理化的教學氛圍,合理化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等方面努力。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合理化;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5-017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5.112
課堂教學作為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重要環節,是教師精心、細致安排用以激發和引導幼兒順利接受學習的過程。而合理化的有效策略是提高幼兒園教學水平的基礎。教師要對提高幼兒園教學進行積極思考,并提出合理化的策略。
一、確定合理化的教學目標,確保目標制定的合理性
從課程要求上而言,教育目標需要涵蓋很多方面,如認知目標、行為技能目標、情感目標等,而教育目標作為開展幼兒活動的線索。在目標設定中,幼兒教師需要考慮可以為幼兒提供什么知識、提高什么樣的專業技能、獲得什么樣的情感體驗等,解決好這些問題,幼兒園教育目標也就完成了。制定教育目標需要從了解幼兒學習經驗入手,將本課教學內容可以使幼兒積極接受和學習,這就是本活動進行的目標。制定的教學目標或高或低,都影響著幼兒學習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們需要結合幼兒現有學習水平、年齡特征,這樣才能夠確保目標的合理性。如:在進行《小花籽找快樂》活動中,其目的如下:其一,體驗小花籽找快樂的整個過程,學習感恩、快樂等詞語;其二,嘗試完整性回答問題;其三,懂得與他人分享快樂的意義。這樣的教學目標是與剛剛提及的三個要求相符的,是很直接的,也可以看出來這次活動是以“快樂”為主題進行的。從多方面上而言,在目標制定中,幼兒園教師需要掌握好度,確保目標制定的合理性,以實現幼兒園教學的合理順利進行。同時,合理化的教學目標,可以讓幼兒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感,進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中,主動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實現學習能力不斷提高。
二、確定合理化的教學方法,使游戲與教學深度融合
對于幼兒來講,教學方法是否合理、有效與教師是否采用有效的游戲有著密切關系。眾所周知,幼兒正處于喜歡玩游戲的階段。但在實際教學中,有很多幼兒教師由于對于教學內容理解不深入,以傳統方式來開展游戲教學,其效果可想而知。如下我采用兩個案例進行說明:其在講解太陽、月亮、地球知識中,A幼兒教師只以圖解方式進行。但講述地球自轉與公轉知識中,雖然演示了視頻,但幼?夯故遣煥斫猓?很多幼兒都出現了厭學的情況,這時幼兒教師教學質量必然是低下的。反之,對于同一教學內容,B教師結合幼兒年齡特征,以動靜結合的形式,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游戲。首先在黑板上幼兒教師將月亮、地球以及太陽大致位置畫出來,B教師讓三名同學分別戴上了月亮頭飾、地球頭飾、太陽頭飾,教師以講解游戲規則的方式講解完公轉與自轉后,之后一段
音樂后,教師以及三名幼兒原地轉圈(自轉方式)、繞著他人轉圈(公轉方式),幼兒在積極參與中明確了公轉與自轉的含義。在后續的教學中,每位幼兒都積極參與游戲中。這一看似復雜的、難學的知識點,在幼兒教師精心安排中,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這兩個教學案例表明,想要提高幼兒園教學水平,就需要融入適當的游戲教學,以此來實現幼兒園教學的合理化。
三、營造合理化的教學氛圍,教師多鼓勵、多關愛幼兒
傳統的教學中幼兒隨著教師思維走,被動地接受知識,而如今教學課堂中以幼兒為主體,教師需要從幼兒實際入手,與幼兒打造互相尊重的、相互平等的關系。所以,在幼兒教學中需要防止出現指令性語言情況,而要盡可能使用商量性用語,減少控制幼兒,從而使其積極、自由地活動。堅決避免傳統的滿堂灌教學,而以啟發引導式方法,讓幼兒在和諧的、良好的環境中敢說話,積極發揮自身學習潛能。此外,幼兒還需要在課堂中帶入微笑,以和藹、親切的目光注視所有幼兒,以生動、形象的語言來講解知識,讓自身的言行可以影響幼兒,為幼兒成長樹立起榜樣。在教學中還需要多鼓勵,少批評幼兒,讓幼兒真正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以更好地進行學習。
四、合理化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主題活動
幼兒園時期的活動具有開放性、啟蒙性,這些特性將幼兒園教學各大學科有效融合,融入幼兒平日生活與學習中。所以,在幼兒教學中,幼師需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帶領幼兒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并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充分展現自我的空間與環境,幫助幼兒理解乏味的、枯燥的理論知識,讓幼兒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如:在帶領幼兒進行以《春天》為主題的活動中,若是在條件允許中,幼師可以帶領幼兒利用假期時間來開展戶外活動,走入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氣息,并讓幼兒利用平日時間搜集與春天有關的信息資料,在父母的幫助下排練有關于春天的節目。在上課中幼師運用多媒體工具將戶外活動中的照片與視頻呈現于學生眼前,讓幼兒淺談這次戶外活動的體驗。同時,這些照片與視頻以PPT形式展現給幼兒家長,讓家長對于自己孩子產生進一步了解,了解學校內工作開展情況,便于實現家園更好地協作,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受到教學時間、活動場地與自我經驗等因素約束,很多工作難以深入、有效地進行,這時候幼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在音頻與圖片展示中,可以有效突破教學中的難點,簡單、具體地講清楚問題的重點,并在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中,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幼師更加了解幼兒,幼兒也能夠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成長。
總而言之,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幼兒學習特性,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同時,幼兒園教學合理化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項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事情,需要幼兒園教師平日里多積累、多精心準備課堂教學,真正做到愛護和尊重幼兒,以實現真正推進幼兒全面健康成長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潘麗君.探尋幼兒園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2(36).
[2] 胡婷婷.淺析幼兒園有效教學策略[J].早期教育:教師版,2009(12).
【提高幼兒園教學合理化的有效策略】相關文章:
• 幼兒園暗示教育“新”說
• 幼兒園玩具及物表監測結果調查研究
• 幼兒園常規教育的理性思考
• 幼兒園環境教育有效性建設初探
• 精神分析學派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
• “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幼兒園
• 幼兒園挫折教育之我見
• 幼兒園小班家園活動的雙語課
• 幼兒園音樂教育方式之我見
• 淺談生活化的幼兒園種植課程
• 論幼師職前教育課程設置情況的影響
• 如何開展農村幼兒園的游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