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幼兒園;示范園;鄉鎮幼 兒園;牽手;結對;幫扶 〔中圖分類號〕 G6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10―0017―01
省級示范幼兒園如何發揮好自身的輻射、示范、帶頭作用,以幫助社區、散居、農村的幼兒園發展,促進鄉鎮幼兒園逐步實現規范化辦園,成為幼教管理工作者探討的一個熱點、焦點問題。甘肅省保育院牽手榆中夏官營鎮中心幼兒園、永登縣幼兒園等園,走過了三年的結對幫扶實踐歷程。下面談談省保育院的一些做法。
一、充分調查,了解情況
為了提高幫扶計劃的準確性及有效性,省保育院首先了解了牽手結對幫扶園的詳細情況,從而為制定符合其發展的計劃奠定了基礎。
1.詳細調研。省保育院從牽手結對幫扶園的辦園園區規模、園所設備配備情況、園區環境以及配備師資力量等方面入手,調研其實際情況,為制定詳細計劃打下堅實基礎。
2.尋找問題。在了解了基本情況后,開始尋找牽手結對幫扶園目前存在的問題,并分析討論解決和改善問題的方法。例如,榆中縣夏官營中心幼兒園存在的問題有園區設備陳舊、師資力量不足、教學形式單一、缺乏新穎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未充分開展科研活動等,這將成為制定計劃的首要解決目標。
3.制訂計劃。為了改善牽手結對幫扶園目前存在問題,省保育院制定了有針對性的落實方案,從根本上實現幫扶意義,增強幫扶效果。例如,省保育院制定的幫扶計劃將主要以改善幫扶園辦園條件、指導新型教學方式為主,用以提升幫扶園教師的隊伍素質,提高幫扶園的教育水平及教育質量。
二、資源共享,認真落實計劃
1.互幫互學。省保育院一方面借助甘肅學前教育信息網、縣教研網等與牽手結對幫扶園交流園本教研研究的方案、階段小結與活動開展情況;另一方面還利用自己幼兒園的網頁將示范園的工作動態、教研成果及其圖文資料上傳到網上,供牽手結對幫扶園教師及時瀏覽。另外,不管是教具、園本教材還是活動道具,只要是牽手結對幫扶園需要的,省保育院都會借給他們使用。
2.送教上門,幫困解難。省保育院以公開課和觀摩課的形式對結對幫扶園演示了新型的教學方法,這不僅讓牽手結對幫扶園的教師汲取了教學經驗,而且還幫助他們引進了新型的教學方法,增添了教學樂趣。省保育院還進行了“送課下鄉”、“送教上門”等的幫扶方式,即從示范園選派骨干教師到鄉鎮幼兒園上課,同時進行跟蹤指導,以促進牽手結對幫扶園的教育教學工作,實地解決鄉鎮園的難解之題。
3.交流經驗,示范引領。鄉鎮園普遍存在“小學化”的傾向,這是他們為迎合家長,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為了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省保育院成立了示范園講師團, 通過教研培訓、現場指導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改善其相對落后的教學現狀。此外,還進行了現有資源交流。省保育院將有關課題研究及新型科研成果的詳細資料與牽手結對幫扶園共同分享,內容涉及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解讀、各年齡段幼兒發展規律的認識、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做好幼兒園家長的工作等等;還現場討論如何布置幼兒園環境,如何利用鄉土資源開展幼兒教育等問題。示范園以誠相待、手把手地幫扶牽手幼兒園,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實現共同提高,平衡發展。
4.一對一,手拉手。為了保證幫扶計劃的有效性,省保育院特制訂了教師之間的一對一幫扶活動。首先,讓教師進行相互觀摩教學活動,實現一課兩講,在觀摩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豐富教學思路。其次,再根據每個教師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幫助其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5.園長掛職,提高管理水平。每學期省保育院都會派遣骨干人員深入到牽手結對幫扶園進行指導、交流,或請牽手結對幫扶園園長到省保育院掛職、觀摩學習,幫助鄉鎮幼兒園全面了解省示范園的管理體系和管理方法。
6.贈送教具、學具。通過贈送圖書、玩教具、生活用品、衣物等,改善牽手結對幫扶園的條件。
三、分析成果,鞏固成效
1.總結活動成果。在前期活動結束后,省保育院及時分析成果與目標的差距。此外,還總結實現成果的成功原因并對此繼續保持。前期的幫扶計劃已初有成效,主要表現在牽手結對幫扶園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方法的提高上,兩園間也增進了交流,建立了長期的幫扶關系。
2.完善計劃,鞏固成效。結對幫扶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在長期的執行過程中,有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也在不斷出現,省保育院會分析每次活動的不足之處并總結經驗,以便從中找到可以改進的方法。
【牽手幫扶鄉鎮幼兒園共促幼兒教育大發展】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繪本教學四步法
• 走進疏勒農村 “雙語”幼兒園
• 幼兒園活動中幼兒生活教育的實現途徑
•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
• 關于做好幼兒園道德教育的思考
• 現代教育媒體幼兒園美術活動的應用
• 貫徹落實《指南》 加強幼兒園管理
• 某幼兒園兒童視力異常情況調查
• 談幼兒園的自主游戲活動
• 幼兒園的生態環境教育
• 以“四維融合”落實共同性課程園本化的實踐與思考
• 淺談幼兒園大班幼兒的常規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