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趣味籃球運動是根據(jù)幼兒年齡特征開展的、以激發(fā)幼兒主動參與鍛煉、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fā)展,是一項娛樂性、健身性的幼兒球類活動。本文將從籃球運動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組織形式、指導方式三方面談談有效開展幼兒園趣味籃球運動的策略思考。
【關鍵詞】幼兒園;趣味;籃球運動;策略思考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在兒童動作發(fā)展目標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xié)調、靈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動作靈活協(xié)調”。而籃球運動正是一項用手直接控制球,并與全身協(xié)調配合組成的運動,不僅能開發(fā)智慧,陶冶情操,而且能全面促進個體身體素質良好發(fā)展,有效提升一個人觀察、應變、合作等綜合能力的運動,有助于《指南》中動作發(fā)展目標的落實。
以往我們也組織幼兒開展關于籃球的活動,但存在的問題諸多。比如,籃球運動的設施設備單一;開展的活動形式單一,大多停留在基本的滾球游戲或機械的拍球訓練層面上;活動主要以教師教、幼兒練的灌輸模式開展,幼兒興趣不濃,持續(xù)時間也較短……這些都影響了籃球運動的有效性,籃球運動對幼兒的發(fā)展價值沒能充分地挖掘出來。
基于以上問題,立足園本實際,結合《指南》的發(fā)展目標以及 “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我們開展了趣味籃球運動的實踐研究:
一、“創(chuàng)”其境,“增”其色
(一)設施設備
在開展趣味籃球運動之前,我們根據(jù)各年齡段幼兒的體能和身高情況,設置了適宜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籃球運動環(huán)境,包括適合不同年齡段幼兒使用的籃球架、適合開展不同籃球游戲的場地等硬件設備。比如,投放可以調節(jié)高度的籃球架,以適應不同身高、體能的幼兒對籃球架高度的要求;比如我們將運動場地設計成直線、“Z”字、“S”字等不同形狀,引導幼兒沿著形狀進練習直線、曲線運球,不僅讓原本單一的場地富有動感,還提高了幼兒的活動興趣,打破了以往單一枯燥的練習模式。
(二)走廊文化
為了增強幼兒對籃球活動的興趣,我們在幼兒園走廊上也增添了不少籃球運動色彩。比如有的班級在走廊窗戶護欄上裝上“S”形掛鉤,將籃球掛在上面,讓整個走廊充滿運動感;有的班級把活動展板布置成籃球運動的背景,展示著幼兒在籃球游戲中的精彩瞬間;有的班級則展示了籃球運動的明星及一些有關籃球運動的小知識,增加文化氣息……這些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都讓幼兒在籃球文化的熏陶下潛移默化地激發(fā)對籃球的興趣。
二、“探”其法,“激”其趣
(一)游戲情境化
我們嘗試在籃球運動中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場景,助于幼兒主動積極地投入游戲中來。比如曲線運球練習中,我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螞蟻搬豆”的游戲情境,小朋友扮演螞蟻,籃球當作豆子,小螞蟻需要運球穿過樹林,走過獨木橋,到達終點,把豆子放進倉庫(大筐)。但是在樹林中有“地雷”(用塑料瓶代替),必須繞過地雷,如果有人或球碰到“地雷”就被炸彈消滅掉了,得退出游戲。在這樣一個充滿趣味的游戲情境中,枯燥乏味的機械式運球活動瞬間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孩子們也更加興致勃勃地參與其中。
我們還嘗試把
音樂融入到籃球運動中,比如在幼兒進行拍球練習時播放節(jié)奏鮮明、熱烈活潑的動感
音樂,孩子們的積極性提高了,都不由自主地隨著音樂舞動起來。
(二)自主探索式
在籃球游戲活動中,我們打破了以往的“老師講方法、制定規(guī)則,幼兒按方法、規(guī)則進行游戲”的模式,而是允許幼兒參與到籃球活動的設計、規(guī)則的制定中來。比如,針對拍球這個籃球運動中最基本的動作,為了避免機械單一地重復練習,我們讓幼兒探索各種拍球的方式,并用相機攝下了無數(shù)歡樂的鏡頭。最后,我們延伸出很多趣味拍球的方法,如一人拍球可以有單手拍球、蹲下拍球、坐地拍球、雙手交替拍球、雙手拍雙球等;兩人拍球可以有兩人一球對拍、兩人兩球對拍等。在充滿趣味的拍球游戲中,幼兒不僅對拍球活動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掌握了多種拍球的動作技能。
三、“解”其道,“順”其趣
(一)尊重規(guī)律,巧解技能要點
幼兒的身心發(fā)育尚未成熟,他們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因此,面對籃球運動中的動作要領的感知與掌握,我們應該尊重幼兒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根據(jù)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特點,講解技能要點,以便幼兒感知和理解。我們把專業(yè)的籃球技術動作合理簡化成適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動作,比如學習“防守”動作,我們把這個動作形象地比喻成“小螃蟹走”,引導幼兒四肢分開橫向移動,幼兒在愉快歡樂中模仿著,輕松掌握了“防守”的動作。我們還把動作要領編成朗朗上口的
兒歌,如針對運球動作我們編成:“手推按球前后方,眼睛平視不看球;落點身體側前方,手身前傾保護球。”這樣不僅能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而且有助于幼兒理解掌握。
(二)關注差異,加強個別指導
《指南》指出:“幼兒的發(fā)展是一個持續(xù)、漸進的過程,同時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征。每個幼兒在沿著相似進程發(fā)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fā)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因此,我們應充分了解幼兒并理解和尊重幼兒在籃球運動中的個體差異,支持和引導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fā)展,讓每位幼兒都能享受成功的快樂。
總之,我們要在保證幼兒身心安全的前提下,組織幼兒開展趣味籃球運動,把培養(yǎng)幼兒對籃球運動的興趣作為幼兒園開展籃球運動的重要目標,根據(jù)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趣味籃球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從而實現(xiàn)強身健體、益智悅心的活動目標。
參考文獻:
[1]編寫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M].教育部,2012.
【試析幼兒園如何有效開展趣味籃球運動】相關文章:
• 學前教育幼兒潛能過度開發(fā)問題
• 我愛幼兒園我愛紅黃藍
• 簡析幼兒園課件《分一分》
• 幼兒園故事教學的設計原則
• 幼兒園親子活動淺析
• 農村幼兒教師培訓的有效性
• 幼兒教育多媒體教學技術利用
• 幼兒園的體育教學意義
• 幼兒園游戲材料本土化探索
• 淺析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互補
• 幼兒園民間游戲的挖掘與運用
• 淺析幼兒園繪畫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