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基石,幼兒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關鍵取決于教師的專業素養。作為教師隊伍中一個特殊群體,幼兒教師專業知識結構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要求。因此研究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規律和提升素質的途徑,是幼兒教育理論與實踐共同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創新;發展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幼兒基礎教育。教育部《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明確提出了師德為先、幼兒為本、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4個基本理念,并從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3個方面提出了62項具體要求。筆者通過對幼兒教育工作的實踐與思考,現就如何當好一名優秀幼兒園教師提出幾點建議。
一、培育良好師德和具備專業理念是成為優秀幼兒教師的首要前提
幼兒教師是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引路人,對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須做到為人師表,師德為先。一要愛崗敬業。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幼兒教育工作,認同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性和獨特性,具有職業理想、職業操守和勇于奉獻幼教事業的敬業精神,用自己的愛心引導幼兒團結友愛、互助協作,用自己展示的正能量激發幼兒積極向上和集體榮譽感;用自己遵紀守法的言行教育幼兒懂規矩、守紀律,使自己真正成為孩子們人生起步的第一任老師。二要關愛幼兒。帶著一顆愛心充滿感情地去工作,去真心地呵護每一個孩子,用微笑的面孔去接近孩子,用親切溫柔的話語與孩子進行交流,用親近的動作傳遞對孩子的溫暖,用細致入微的行為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用母愛般的心保護孩子的生命安全。同時,尊重幼兒人格,尊重個體差異,不挖苦、不諷刺、不歧視、不體罰幼兒,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讓幼兒擁有快樂的幼兒園生活。三要因材施教。從幼兒喜聞樂見的視覺感官需求出發,注重培養和施展自己唱歌、跳舞、繪畫、彈琴的專業技能,豐富幼兒多姿多彩的生活,培育孩子優良的意志品質;又要努力學習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回答幼兒常常要問的“為什么?”解決好自己的本領恐慌的問題;同時,還要重視環境和游戲對幼兒發展的獨特作用,利用多媒體動畫,從視覺上引導幼兒的志趣,開發幼兒的智力,在形形色色的游戲活動中,挖掘幼兒的潛能。通過營造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氛圍,使探索、交往等實踐活動成為幼兒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四要注重修養。幼兒教育是極其枯燥的,面對著形態不一、懵懂無知的幼兒,必須十分注重個人的修養與行為。要懷著一顆未泯的童心,富有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給孩子們以親和力;要保持樂觀向上,熱情開朗,給孩子們以感染力;要善于自我調整情緒,保持心態平和,給孩子們以凝聚力;要衣著整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給孩子們以向心力,通過優良形態和人格魅力的展示來塑造幼兒的精神世界。
二、掌握專業知識和提升教學藝術是成為優秀幼兒教師的關鍵環節
當前,一些幼兒教師專業技能不強、教育教學能力弱化、教育教研意識缺乏和教學反思意識差,凸顯出專業能力不足。
第一,要不斷豐富關于幼兒發展規律方面的認知。作為幼兒教師,要精心研究幼兒身體發育、智力成長的特點、規律,從其身心發展的需求出發,提供有益和必要的教育、引導和服務,針對發展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采取對應的辦法和策略。要注重幼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的研究,進入幼兒內心的精神世界,把握幼兒個性和行為習慣,展開有針對性的教育。要關注幼兒生存、發展等方面法律法規與政策規定,依法保護幼兒的健康安全。
第二,要不斷拓展教學創新方面的能力。幼兒對知識和技能的需求是基本的、多方位的、淺表性的,因此,作為幼兒教師,不一定要求其是精通某一方面的專家,也不要求其是研究某一門學科的學者,但在教學實踐中,針對幼兒這個特定的教育對象,教師必須根據教學所需,有目的地廣泛了解和適當選取教學內容。要掌握幼兒園各領域教育的學科特點與基本知識,學習保教和幼小銜接的有關知識,廣泛了解和熟知各類教材,根據需求合理取舍和把握,去粗取精。要跳出 “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傳統模式的局限,著力改善知識結構形態,滿足幼兒多層面、復合性知識結構需求。
第三,要不斷拓展通識性方面的知識。只有博觀約取,才能厚積薄發。幼兒精神世界的一張白紙和廣闊的想象空間,為幼兒教師描繪最新最美的圖畫提供了施展的舞臺,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在通識性知識方面必須有豐厚的底蘊。要充分了解中國教育的基本國情,廣泛涉獵自然科學知識、現代信息技術知識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具備相應的藝術欣賞與表現知識。只要有了這些知識的儲備,并在幼兒教育實踐中潛移默化地施展,才能展現出教育的開放性和教師的魅力所在。
三、精心創設環境和縝密安排教育活動是成為優秀幼兒教師的重要基礎
幼兒園教育環境能夠展示出一個幼兒園的辦園宗旨和理念,良好的育人環境會對幼兒園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要創設教育氛圍大環境。一方面,要舍得材料的投入。幼兒環境里除了基本設施能夠引起孩子的注意外,玩具以及游戲的材料是孩子活動的物質支柱,通過跟材料的接觸,孩子們可以獲得各種知識還能鍛煉實踐能力。針對小班投入的材料,第一位是要讓孩子能夠學會基本的認識和區分,而對于中班的孩子,則要讓他們學會如何去運用,大班的孩子就要讓他們在已有的材料基礎上能夠學會去創造。另一方面,要利用操場、樓體、廊道、墻面及相關設施創設環境,特別要注重墻面環境的布置。要做的是創設與幼兒相互作用的墻飾,要與孩子有關,重點是能夠讓孩子們都積極參與,駐足觀看,引起他們的興趣愛好。
要優化幼兒一日生活小環境。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要從提升幼兒素質教育水平要求出發,圍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內容相互滲透的5個領域,組織開展寓教于樂、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開設
舞蹈、繪畫、剪紙、編織等藝術課程和跳繩、球類等運動課程,以及經典誦讀等多種啟蒙教育,既能豐富幼兒一日活動內容,培養幼兒學習興趣,發展幼兒特長,又為幼兒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打好基礎。可以通過舉辦體操比賽、歌詠比賽以及“六?一”兒童節、教師節、母親節等主題活動,形成一種相互尊重、互助友愛、共同發展進步的良好成長氛圍。
四、做到家園合作和營造共教氛圍是成為優秀幼兒教師的根本保證
注重解決教師只在學習上要求家長配合,而家長也只愿意在家里督促孩子,家園合作兩層皮的現象。
首先要搭起互動“橋梁”。幼兒園要堅持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思想,樹立開放式辦園理念,為家園互動、使幼兒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共同關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搭建平臺。幼兒教師要發揮“橋梁”作用,在家園合作平臺上穿針引線,扮演主角。要放下以管理者自居的架子,充分認識家長在幼兒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平等的心態對待家長,以誠懇的態度向家長傳授科學教育幼兒的知識和方法,積極開展合作,和家長一道共同擔負起幼兒成長進步的責任。其次要創建互動載體。要積極探索家園互動的有效載體和實現途徑,尋求家庭與幼兒園之間互動、家長與家長間聯動、家長與幼兒間密切配合的有效模式,讓家長對幼兒園的教育理念、育兒思想和各項活動的目的及要實現的目標了然于胸,取得家長的積極配合,使家長對班級各項事務的參與落到實處。可通過成立班級家長委員會的方式,調動家長委員會成員的積極性,協助班主任做一些班級事務,并通過開展家長之間的交流,總結傳遞幼兒教育方面的經驗。要建立定期家長會議制度,向家長報告幼兒園階段性工作和有關教育活動的安排,聽取家長對幼兒園建設和教學方面的建議,以及對教師的評價和意見,通過溝通,改進工作。要建立教師與家長共同點評制度,教師可根據部分幼兒的共性亮點表現和出現的共性問題,召集相關家長座談,對亮點提出肯定,鼓勵繼續努力,對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研究對策,指明努力的方向。再次要確保家園之間的日常信息溝通。除了采取電話聯系的方式外,還可以利用QQ群、電子郵件和微信等現代通訊手段,與家長進行及時交流溝通。在傳遞信息的內容上,既可以包含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也可以包含對幼兒表現和特點的點評,特別要注重及時傳送喜報,可以利用傳送喜報的交流手段,把幼兒在校的點滴進步和良好表現及時傳遞給家長,在家長和孩子共同分享喜悅的同時,增強幼兒的進取心和自信心。
【淺談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幼兒園教師】相關文章:
• 孩子上幼兒園 家長信任誰
• 《不可忽視的幼兒園常規教育》
• 淺談如何做好幼兒園的后勤管理工作
•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思考
• 信息技術助幼兒園教學一臂之力
• 幼兒園課堂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
• 做好幼兒園班主任工作的幾點認識
• 幼兒園詩歌教學初探
• 北京公辦幼兒園:砍掉贊助費之后
• 利用社區資源建設幼兒園園本課程
• 幼兒園“玩美課程”建設的思考
• 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