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勞工組織于今年初在瑞士日內瓦召開了有關幼兒園教師工作條件的全球對話論壇。舉辦本次論壇的目的是希望世界勞工組織各成員國政府提高對學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通過改善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工作條件來提高學前兒童入園率及學前教育質量,也希望通過政府、用工單位和教師代表之間的溝通,對一些有關幼兒園教師待遇問題的政策理念達成共識,并在此基礎上盡快出臺一份用于指導成員國政府制定相關政策的指南。參會代表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討論交流,達成了初步共識。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工作條件;學前教育質量;世界勞工組織;全球對話論壇
【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12)09-0050-04
2012年2月22~23日,世界勞工組織(ILO)在瑞士日內瓦召開了幼兒園教師工作條件全球對話論壇,來自政府、幼兒園教師用工單位、幼兒園教師工會、世界勞工組織的代表共40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舉辦本次論壇的目的是希望世界勞工組織各成員國政府提高對學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充分認識到對學前教育的投入是一項社會性回報較高的投資,而不是一種負擔;希望通過改善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工作條件來提高學前兒童入園率及學前教育質量;希望通過政府、用工單位和教師代表之間的溝通,對一些有關幼兒園教師待遇問題的政策理念達成共識,并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盡快制定一份用于指導成員國政府制定幼兒園教師待遇和工作條件政策的指南。論壇召開之前,參會代表均收到了一份有關幼兒園教師工作條件的國際研究報告。本次論壇以這份研究報告為基礎,圍繞若干議題進行討論交流,〔1〕達成了一些共識。
一、有關幼兒園教師工作條件的國際研究
在本次論壇召開之前,世界勞工組織已經完成了一項國際研究。這項研究始于2008年,由世界勞工組織下屬的教育和研究咨詢委員會提出建議,并得到世界勞工組織的同意,由世界勞工組織牽頭開展有關幼兒園教師待遇和工作條件方面的國際研究。咨詢委員會建議研究要關注的問題是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教師數量及相關情況,包括性別、培訓、資格認證、招聘、工作安排、工資、工作條件等,還包括對公立和私立機構情況的比較,以及與其他教育階段教師的比較。這項研究于2011年完成。
研究報告題為《正確的開始:早期兒童教育和教師》。報告以翔實的數據反映了當前學前教育和教師的現狀,并通過研究表明,學前教育是一項有助于預防、改善個人學習能力發展遲緩或改善由于貧困、不利社會經濟條件等造成的不利影響的低成本高回報策略,即學前教育具有顯著的短期和長期的個人和社會效益。研究報告指出,對學前教育的投資應被看作是一項公益性投資,它比對年齡更大兒童進行直接干預的投資回報率更高。招聘和保留足夠數量、受過良好訓練、具有內在積極性的幼兒園教師,有利于提高入園率和學前教育機構的教育質量,因為幼兒園教師的地位和工作條件會對此產生重要影響。
這項研究考察了學前教育的機構服務、政策、結構和人口資源等方面的內容,研究范圍涉及世界各國,包括已有優質學前教育體系的發達國家以及只有較少數量的正式或非正式學前教育機構的貧困國家。由于機構教育方面的差異以及質性研究資料的不同,對發達國家的研究相對更多一些。研究發現,目前有關教師狀況的研究信息缺乏,如教師所受的訓練、社會地位和工作條件等方面的信息均存在空白現象,有待各個國家和相關國際組織付出更多努力。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兒童早期接受的教育對其今后的發展、社會融合、權利保證等都極為重要。然而,盡管學前教育如此重要,但許多國家,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國家,還沒有把學前教育作為一個優先考慮的問題來對待。盡管學前兒童入園率在過去的幾年中一直穩步增長,但全球平均適齡兒童的入園率僅為44%,且入園率的增長仍有波動,億萬學前兒童仍被排除在幼兒園門外,學前教育不平等問題一直存在。貧困和農村地區的學前兒童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學前兒童的入園率更低,而事實上這些兒童正是能從機構教育中獲益最大的兒童。要讓這些兒童進入學前教育機構接受教育,政府需要增加公共投入,也需要為其提供更具支持性、系統性的公共政策支持。
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制定了學前教育政策,一些國家還制定了多部門合作的綜合性學前教育政策,教育部門在學前教育政策制定和相關項目發展上承擔了越來越多的責任。從全球范圍看,由于政府的經費不足,許多國家需要私立機構提供學前教育服務。越來越多私立機構的出現,為學前兒童提供了更多的入園選擇,但也造成了學前兒童入園機會的不平等,許多貧困家庭因交不起費而無法送子女上幼兒園。要解決這些問題,政府需要對公立、私立機構共同提供學前教育服務進行政策設計,為公立、私立機構提供適宜的支持。
學前教育的經費投入和管理問題肯定會影響到幼兒園教師的工作條件。和其他教育階段的教師相比,幼兒園教師的待遇和工作條件處于不利地位,教師能夠用于專業發展的時間較少,工資水平也較低。事實上,學前教育工作復雜,它對教師的專業要求并不比其他教育階段低。政府應通過能更好適應學習者需求的職前教育、到位的入職教育、持續的教師發展、更有吸引力的工資和支持性的教育和學習環境來促進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國家把努力提高幼兒園教師資格認證標準以及學前教育服務水平作為學前教育政策的一部分。政府提出的保教結合要求對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有更高的學歷,接受更多的專業培訓,同時政府也要為其提供更高的工資和更好的工作條件,以穩定幼兒園教師隊伍。此外,研究發現,政策制定者有必要關注幼兒園教師隊伍的性別構成,改進招聘方法,以解決幼教領域中男教師所占比率極低的問題。同時,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多元文化需要,幼兒園教師隊伍的人員構成也應能更好地適應多元文化。
盡管有關社會對話方面的研究信息很少,但社會對話確實有助于解決上述學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然而,由于國情不同,也由于機構性質和員工的多樣性,目前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社會對話機制不健全。缺少社會對話機制,相關利益人參與政策制定的機會容易被剝奪,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前教育質量的提高。 研究報告著重指出,應通過提高幼兒園教師的質量來提高學前兒童入園率和學前教育質量,而這需要政府提供足量的教育經費,制定綜合性的學前教育政策,建立更通暢的數據收集渠道。最重要的是,通過強化社會對話機制來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地位和工作條件。〔2〕
二、本次全球對話論壇達成的共識〔3〕
1.對入園率和學前教育質量有決定性影響的政策及其實踐
政府負有提供經費的責任,理應對作為基礎教育組成部分的學前教育提供更多的經費和政策支持,以使所有適齡兒童都能入園,接受優質教育。目前,許多國家公立和私立學前教育機構并存。私立學前教育機構可以為學前教育的發展提供一定形式的補充,不過必須遵守政府有關學前教育的質量標準。
政府在學前教育中要發揮更有力的領導作用,制定更有系統性的學前教育政策,以促進優質機構教育的發展,同時也促進各級政府、相關部門間的協調合作。各方人士和相關利益人的參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為弱勢群體兒童提供有針對性的機構教育服務,能明顯提高這些兒童的入園率。
此外,學前教育領域需要更多的綜合性研究,特別是有關教師等教育機構員工方面的研究,以更好地制定、應用和改進學前教育政策,促進學前教育發展。
2.職前教育和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成長
學前教育質量的提高需要政策支持,依賴于足夠的教育投入以及高水平的教師。專業成長不僅包括教師的成長,而且包括學前教育學科帶頭人、教育行政人員和輔助性員工的成長。政府應把教師培訓視為一種持續的過程,即將職前教育、入職教育以及持續的專業發展(Continu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簡稱CPD)合為一體,從而培養高質量的教師。例如,所有教師都應接受職前教育,所受教育應達到本國中小學教師的最高教育水平,并獲得官方認可的教師資格,且職前教育應與幼兒園課程建立聯系。教師培訓的政策和項目尤其要關注邊遠和貧困地區。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有足夠的專門時間,即不接觸幼兒,專心用于專業成長的時間。
3.幼兒園教師的職業待遇和工作條件
優質的學前教育需要穩定的高質量的師資。要穩定高質量的師資,則需要使幼兒園教師工作具有較高的專業地位和物質待遇,使其成為一份體面的工作。要吸引足夠數量的師資來滿足不斷提高的入園率和優質學前教育的需要,政府應制定綜合性的發展戰略,包括將教師是否受過優質的與學前教育相關的培訓以及是否致力于持續的專業發展作為是否招聘和續聘的評判標準之一;使教師培訓內容能滿足教師個人發展的需求,并據此建立一種能得到教師認可的評價體系;將教師的工資及待遇與其他具有相同專業資格的職業相對應;確定吸引教師的工作條件包括較低的師幼比、安全的工作環境以及支持高效學習所必需的基礎設施和設備等。此外,制定教師招聘政策時應特別關注城鄉和性別差異,反映多元文化,從而保證所有地區都能招聘到優秀的教師。
較高的專業地位能提高教師對工作的滿意度,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當前幼兒園教師的工資水平不能反映這一工作的重要性。教師的工資應該根據教師和用工單位或他們的代表之間的協議來決定。不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學前教育機構,都要遵循國家的法律法規,確保為教師提供安全和健康的教育和學習環境,特別是要保證教師有足夠的時間用于專業成長和對實踐進行反思,尤其是在農村地區。
4.學前教育中各方的社會對話
學前教育中各方的社會對話包括所有形式的信息分享、咨詢和協商,即在政府、用工單位和教師代表之間就有關經濟和社會政策中的共同利益問題進行集體談判。有效的社會對話機制有利于制定更適宜的學前教育政策。有關學前教育的宏觀政策和運行問題的社會對話應鼓勵社會合作伙伴的全程參與,在可能的情況下為包括家長在內的相關利益人提供更多的發言機會。不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學前教育機構,用工單位和教師工會之間都可以就專業發展、用工待遇、工作條件等問題建立社會對話機制。各國國情的不同意味著學前教育中各方的社會對話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但都要尊重世界勞工組織1998年發布的《就業的基本原則和權利宣言》。
三、論壇成員和世界勞工組織對未來行動的建議
本次論壇以有關幼兒園教師工作條件的國際研究報告為基礎,通過對論壇成員和相關國際組織的咨詢,起草了一份有關提高學前教育師資待遇和工作條件的政策指南。與此同時,本次論壇向世界勞工組織的最高行政部門建議,在2012~2013年召開一次有關幼兒園教師待遇和工作條件的專家會議,討論并正式通過這一政策指南。如果這一建議能被世界勞工組織最高行政部門采納,那世界勞工組織的教育和研究部門可能要調整活動安排,以完成這一需要優先考慮的任務。
本次論壇起草的有關提高學前教育師資待遇和工作條件的政策指南的要點包括:學前教育既是一份對公眾有益的事業,也是一種基本的權利;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是保證學前教育質量,促進學前教育平等和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投資;關注學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維護學前教育體制的自主性;制定和實施高水平的教師資格認證和幼兒園辦園執照申領標準;支持教師,包括學科帶頭人和行政管理人員,致力于持續的專業成長和反思性實踐,激發其專業自主性;通過對幼教工作者的評價來支持其開展優質學前教育實踐;有關教師招聘和教師隊伍穩定的政策要考慮性別和地區的平衡以及文化和語言的多元性;教師的工資水平要與提高幼教師資社會地位的目標相一致,從而吸引優秀教師,穩定教師隊伍;關注教師的待遇和工作條件;根據世界勞工組織1998年發布的《就業的基本原則和權利宣言》,促進社會對話機制的建立。〔4〕
本次論壇因為時間較短,所以在一些重要問題上并未進行深入討論。在小組會議上,各國代表就學前教育和教師發展領域碰到的一些問題和困惑進行了簡單交流。總之,本次論壇既具有積極意義,也具有歷史意義,因為這是世界勞工組織歷史上第一次就學前教育問題專門組織全球對話,說明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盡管本次論壇的主要議題是幼兒園教師的待遇和工作條件問題,但世界勞工組織并沒有就事論事,而是從大處著手,著重強調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強調政府的責任。 本次論壇達成的共識和起草的有關幼兒園教師待遇和工作條件的政策指南恰好對我國目前快速發展的學前教育事業具有具體的指導意義。我國的幼兒園教師問題可能已經成為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瓶頸。許多省區市未來幾年都面臨巨大的幼兒園教師缺口。改善幼兒園教師的待遇和工作條件,有利于穩定現有的教師隊伍,并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幼兒園教師隊伍。然而,現實情況是,目前許多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的幼兒園教師隊伍正因待遇過低而大量流失。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待遇與幼兒園師資隊伍的專業水平密切相關,也對學前兒童入園率和幼兒園保教質量有重要影響。這次世界勞工組織全球對話論壇達成的共識對我們改善幼兒園教師的待遇和工作條件具有借鑒意義。例如,本次論壇提出,幼兒園教師的工資及其他待遇不應低于本國其他教育階段具有相同學歷或相同專業資格的教師的工資待遇。目前發達國家小學教師和幼兒園教師的待遇差別正在明顯縮小。我國也應努力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工資待遇。影響我國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的一個重要問題可能是編制問題。我國有必要出臺具體的實施辦法,逐步解決這個問題。此外,世界勞工組織制定學前教育師資待遇和工作條件的政策指南的過程非常民主透明,也非常強調用數據說話。這種政策制定的方法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Geneva.Final report: Global dialogue forum on conditions of personnel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R〕.Geneva: the Global Dialogue Forum on Conditions of Personnel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2012.
〔2〕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Geneva.Right beginnings: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educators〔R〕.Geneva: the Global Dialogue Forum on Conditions of Personnel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2012.
〔3〕〔4〕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Geneva .Consensus points of the forum〔R〕. Geneva:the Global Dialogue Forum on Conditions of Personnel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2012.
The Global Dialogue Forum on Conditions of Personnel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 Review
Zhou Xin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A global dialogue forum on conditions of personnel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was held in Geneva in early 2012 by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The purpose of the forum was to promote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the government of membership countries; to promote the ratio of early childhood enrollment and qualit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by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ocial status and working condition of teachers; to arrive at a consensus in related policies among the government, early childhood employers and early childhood personnel, and to develop a policy guideline for membership country governments based on the consensus. The forum had a discuss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se important issues and arrived at initial common understanding among different social parties.
【Keywords】kindergarten teachers; working condition; qualit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global dialogue forum
【幼兒園教師工作條件全球對話論壇綜述】相關文章:
• 如何建構幼兒園的人文管理
• 幼兒園女教師工作家庭關系研究
• 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現狀與對策
• 圖標在幼兒園中的滲透
• 紹興市幼兒園教師職業滿意度調查
• 幼兒律動在幼兒園的實用價值
• 幼兒園音樂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索
• 提高幼兒園教學合理化的有效策略
• 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
• 農村幼兒園活動區創設之我見
• 高職學前教育藝術課程教學創新
• 幼兒園懲罰教育的使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