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一種實施方式,在幼兒園教育工作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幼兒園的
音樂教育可以發展幼兒的基本音樂能力。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品德、活潑開朗的性格、豐富的想象力、對美的感受能力。在音樂教育中,應注意音樂環境的設置,音樂活動及活動中的創造教育,當地民樂與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有機然融合。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7-0333-01
1.創設好的幼兒園音樂環境
1.1 校園環境。學校可在晨間鍛煉、午餐、午睡、家長接送時間等播放一些傳統的、優秀的中外兒童歌曲,或近期播放的動畫片中的主題曲,有條件的幼兒園還可以把自己小朋友唱的歌錄制下來在幼兒園播放,使這些優秀的兒童歌曲、兒童近期較感興趣的歌曲、足以引起兒童自豪感和成就感的,自己唱的歌曲,成為兒童活動時的
背景音樂。這種方式的教育并沒有刻意強調讓兒童去學習這些歌曲,但日常的重復會不斷的在兒童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這些歌曲已成為環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不能和幼兒園其他環境隔離而存在一樣,兒童也不能和這些經常播放的歌曲隔離而存在。
1.2 班內環境。班內良好音樂環境的創設也很重要,教師可根據本班孩子的特點和對歌曲的需要,在固定的時間播放相應的歌曲。如,晨間鍛煉后教室里可播放一些舒緩輕柔的音樂,使兒童從運動狀態中盡快平靜下來,以利于接下來集體活動的有序進行。集體活動之后的游戲活動時間也可播放旋律簡單明快、舒展悠揚的音樂、優秀兒童歌曲、童謠等作為
背景音樂。音量達到在兒童耳邊若隱若現,在兒童腦海中溫柔盤旋的效果最好。因為這樣的絲絲縷縷飄來的旋律可以使兒童在游戲時心情更為放松、愉悅,而放松、愉悅的心情也可使兒童在游戲時因為玩具和伙伴發生糾紛的頻率降低。
2.加強幼兒園音樂活動教育
2.1 刺激幼兒思維。在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活動中注重幼兒的參與、探索、表演、動手實踐, 一定要避免幼兒"呆坐干聽", 要使他們在聽的過程中" 有事可做" 。應多讓幼兒用身體的各個部位來表現音樂, 如拍手、跺腳、身體晃動等,讓幼兒一邊拍手一邊聽或者一邊拍手一邊唱, 孩子們隨著老師簡練和游戲性的語言進入音樂的意境。音樂教育可以發展幼兒的感知性,要求幼兒的耳、眼、腦、四肢協調作用, 可以培養幼兒的敏銳感覺, 提高大腦反應的靈活性。要想幼兒唱準某個音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體驗和發現,在欣賞相同的音樂時不同的幼兒有不同的感受, 他們以自己獨立的體驗、聯想、表現與表達, 形成自己不同的想象和思維, 隨音樂進行創造性的表現。這些都是幼兒在有音樂
伴奏或無音樂
伴奏的情況下, 把自己對節奏的感受和理解用優美的動作表現出來。
如在三八婦女節時幼兒表演的《我的好媽媽》, 就是通過旋律刺激幼兒思維,其根據歌詞內容進行動作表演,體現出對媽媽的愛,引導幼兒想到平時媽媽為他們做的許多事情, 讓他們懂得怎樣去關心媽媽,從而流露出濃濃的家庭溫馨和生活經驗。通過音樂活動感受旋律的優美,通過想象媽媽做家務的樣子,激發幼兒對表現歌曲的興趣,從而學習創編動作。
2.2 發展幼兒想象。在幼兒園的音樂活動中,音樂欣賞的教育性也不可低估,它既對幼兒進行了審美教育, 又培養了幼兒的音樂興趣, 還促成了幼兒的表現欲望。對音樂的旋律、節奏、速度、力度等的感受,能夠行之有效地在培養幼兒音樂審美能力的同時形成創造性情感特征。
如讓幼兒在欣賞歌曲《蝴蝶花》時,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模仿花蝴蛛飛到地上、花上、草上的動作,由于蝴蝶是幼兒生活中熟悉的東西。因此,幼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并且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同時音樂的優美旋律、蝴蝶的美麗外形, 使幼兒得到了極大的美的享受。這次活動讓幼兒在快樂的體驗中充分地發揮了自己的想象, 創造性地編出了不同的歌曲。所以, 相信孩子,給孩子自由想象的空間,鼓勵幼兒積極創編動作,為他們營造一個自由歡樂的音樂氛圍,有效地激發他們潛在的創造性、表現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個體獨特的表現語言,使他們的思維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得以發展。
2.3 激發創造激情。在音樂活動中,雖然兒童的想象力豐富,但經驗貧乏、表現不豐富、技能操作不夠成熟,使創造的總體水平顯得稚拙、簡單、并常常會出現思維定勢。因此,除了給幼兒一個良好的精神氛圍,還需使用一定的手段拓寬孩子們的思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以語言描繪、幻燈、錄像等方法來設置情境,盡量使幼兒身臨其境。從而再進行想象,加工,創造出各種體態語言。教師的語言講述是優美的,錄像是生動的,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受感染、受啟發,把自己當作小樹、小精靈融入活動之中,想象的翅膀張開了,大大激發了創造的熱情。值得注意的是:在音樂活動中,教師盡可能地對幼兒放手,多給一些自由,特別是音樂活動中選擇的自由。如:活動內容、活動方式、活動材料、活動時間、活動伙伴等,不過多地包辦限制,以免影響活動的質量,損傷創造的萌芽。
3.深化當地民樂的教育作用
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引入本地民族民間音樂,這對培養幼兒的音樂情趣是必不可少的。我國著名的音樂理論家杜亞雄說過:"如果我們不能盡快地建立起民族音樂教學體系,繼承和發揚民族音樂文化就成了一句空話。"可見,繼承和發揚民族音樂文化是國家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引入本地民族民間音樂是必要的也是。首先,本地民族民間音樂的引入,這是對教學大綱的一種有益的補充,它能使音樂教育更加豐富,更加完善。其次,引進本地民族民間音樂,能使幼兒從小熱愛自己的民族,熟悉本地的各種民族民間音樂,從小培養他們"知我家鄉、愛我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培養他們對我們偉大祖國悠久的民族音樂文化的深厚感情。最后,本地民族民間音樂教材的引入,貼近本地實際生活,為大家所熟悉,幼兒容易理解接受,教學時便于組織,并能提供親自體驗的機會,能給幼兒一種直觀的感覺,一種寬松和諧的藝術氛圍。
4.結語
總之,幼兒園的音樂教育可以發展幼兒的基本音樂能力。在音樂教育中, 我們進行的不僅是單純的音樂課程教學,而且是對人的培養。幼兒階段是人的各種感官發育最迅速的時期,更是聽力培養最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的音樂學習是通過多種感官體驗音樂創造性的藝術,音樂不僅有利于創新思維的發展,而且有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它對發展創新思維有著積極的作用,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通過音樂教育培養幼兒的能力,為促使他們成為世紀有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雷默.音樂教育哲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4.57.
[2] 劉沛.音樂教育的實踐與理論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5.156.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14-07-02.
[4] 廖乃雄.論音樂教育.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社,2013.257.
【淺談幼兒園中的音樂教育】相關文章:
• 免費幼兒教育政策案例研究報告
• 幼兒園詩歌教學初探
• 外來務工子女學前教育現狀與質量提升
• 多渠道提升農村幼兒園家長教育觀念
• 讓父親走進幼兒園教育
• 如何改善幼兒園后勤管理的效益
• 幼兒園繪本閱讀的基本方式
• 幼兒園管理策略探究
• 幼兒園教研活動實施的有效策略
• 革新管理制度 提高幼兒園后勤管理效率
• 武林門幼兒園VI設計
• 幼兒教師化學核心素養提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