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使用的
繪本里,多以國外的經典
繪本為主。這些繪本題材相當豐富,有關于友情的、親情的,也有關于勇敢精神的、生命尊嚴的、自然和環境等等的,幾乎涵蓋了幼兒生活、成長的各個方面。但一般教師對于繪本的研究,多著重于閱讀方面,也就是通過對繪本的閱讀活動來發展幼兒閱讀能力、興趣及對文字的敏感性等,而忽視了繪本中所特有的情感教育以及多方面的輻射作用。
一、正確認識繪本教育的意義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繪本的每幅畫面都是繪本大師的手工作品,有別于現代電腦設計的生硬線條,能帶給孩子閱讀的幸福感,對孩子視覺和心靈的震撼比知識效果更為直接,對其文學素養、審美、感知、人格健全等方面,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首先,繪本符合孩子的認知過程以及思維特點,更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學前期幼兒處于形象思維時期,抽象思維能力還處于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繪本是文字和圖畫的結合體,但它卻不是簡單的“文字+圖畫”,而是以“文字x圖畫”的模式存在,文字使圖畫更加具體,圖畫讓文字更加生動。精美的畫面本能地激活孩子的想象,留給幼兒大片的想象空間,有利于孩子創造力的培養;而文字則可以幫助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不斷地豐富填充繪本的內容。其次,繪本的促進作用是多方面的。目前優秀的繪本多數是世界上知名插畫家的作品,不僅繪畫精美,而且內涵豐富,在幼兒閱讀的過程中,不僅使幼兒得到情感上面的陶冶,而且還可以引導幼兒在觀賞的過程中,感受到畫面線條的流暢、色彩的美妙,提升其藝術審美能力。同時,透過文字與畫面,孩子得以進入不同的世界,了解到不同時空、不同地域人們的生活習俗、文化習慣,在幼兒社會化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積極開展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繪本教育
大腦皮層言語中樞機能的成熟理論告訴我們:人腦的信息在80%是通過視覺而獲得的――視覺刺激能有效地促進兒童的大腦神經網絡的發展。繪本閱讀是積極自主的視覺刺激,圖文并茂的圖書材料給兒童以積極的刺激,加快大腦的發育與成熟,提高認識水平,而3~8歲正是人的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教師應該深入地挖掘繪本的豐富內涵,在教學活動中多引導幼兒積極地接觸優秀的繪本作品,促進幼兒視、聽、語言、思維、想象、審美及人際交往等多種能力的發展。
1、語言活動中的繪本教育。《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語言教育的目標是:喜歡看圖書、聽故事,能夠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清楚地講述自己的經驗和需要。而繪本作為語言活動的有效素材,精美的圖片可以快速地吸引幼兒的眼球,打開孩子想像的翅膀,引導其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愿意說、能夠說,在主動的探索中,獲得進步。
可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往往一堂課難以完整地講述繪本的全部內容,為了確保幼兒在活動中獲得完整的經驗,首先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充分地了解繪本的內容,抓住主旨,根據關鍵詞來節選出最主要的畫面,或整篇繪本故事的主要特征或結構特點,或找出能夠牽動整篇繪本故事的人物表情、心理……從而有的放矢地設計繪本教學活動。教師所選取的內容,應是幼兒比較容易找到或理解的。比如,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可以以兔媽媽同小兔比高矮為主要內容;繪本《啪啦啪啦嘭》,可以以地底下不同的事物為主要內容:繪本《這是誰的自行車》,可以以事物顯著的特征為主要內容等等,引導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及時地抓住重心;隨后,教師就可以根據故事的線索來設計相應的
課件、Flash動畫等教具,但是教具只是起到一種輔助的作用,幫助幼兒梳理一些比較隱蔽的情節或者是幼兒思路容易堵塞的地方,幼兒主動的觀察述說才是活動的重點;最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繪本的需要,創設適當的活動情景,引導幼兒在寬松的活動氛圍,認真仔細地觀察,充分地融入到故事情節中,大膽地猜測情節的發展,大方地表述,積極地用除了語言之外的其他方式來表達,將教學的主動權充分地交還到幼兒的手中。
2、美術活動中的繪本教育。《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藝術教育不應該僅僅是美術知識和美術技能的訓練,而應該讓幼兒感受到藝術中的生活之美,將情感教育融入到美術教育之中。比如,《七彩路》這一美術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感受袋鼠媽媽愛袋鼠寶寶、袋鼠寶寶愛袋鼠媽媽的濃濃情誼中,完成繪畫活動。通過觀看繪本的前半部分,引導幼兒伴隨著情節進行想像與感悟,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一絲絲的感動,愿意用繪畫的形式來表達對媽媽的關愛,充分地發揮繪本中情感教育的作用,讓藝術活動更具有輻射性,更加具有人性的光輝。
3.社會活動中的繪本教育中
在幼兒社會化的過程中,“規則”、“關愛”、“尊重”、“分享”等詞匯對于幼兒來說是比較模糊的,而繪本以其形象生動的畫面以及精簡凝練的句式,將這些復雜的詞語,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進行描述,引導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情感的體驗、親身的參與,知道這些抽象詞匯的意思,實現靈魂的成長,養成良好的社會性品質。
【作者單位:昆山花橋國際商務城花溪幼兒園 江蘇】
【淺談幼兒園繪本教育】相關文章:
• 幼兒園區域活動指導策略
• 淺議幼兒園創新教育
•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模式分析
• 幼兒園美術教育中的兒童繪畫心理
• 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差異性教學
• 釋放天性的冰島幼兒園
• 幼兒園獨生子女教師和諧人格的養成
• 快快樂樂上幼兒園(小班)
• 幼兒園班級管理實務之我見
• 對幼兒園小班識字閱讀教學的探索
• 幼兒園名譽權不可侵犯
• 對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