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持和推動幼兒的生成活動 生成課程其實是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具有以孩子為本的教育理念,善于觀察孩子并捕捉孩子活動中的問題,從孩子生成的問題出發設計主題,為孩子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教學中教師不拘泥于預先設定的程式,而是鼓勵教師互動中的即興創造及智慧的碰撞,留意課程的動態生成過程。教師既要設計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有激勵作用的、愉悅的課程經驗,又要有效利用日常生活和常規中的偶然、非預設的機會和經驗;既讓幼兒有機會參加成人設計的活動,又使其有機會自己設計活動,投入到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自發產生的活動之中。
2.社區家庭,家園共育
綱要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配合,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為幼兒的一生打好基礎。現代園所要辦得成功,除了要挖掘學校資源外,還要學會開發家長資源,幼兒園的工作如果得不到家長的支持和認可,就無法形成教育的一致性,也就無法保證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因此,我園通過舉辦家長學校、開放半日活動,進行園務公開等,及時向家長傳遞信息,了解家長建議和意見,虛心聽取,積極改進,以達到家園共育、一致教育的目的。家長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教養觀念和現代教育有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我園的保教質量。但我們并沒有氣餒,而是積極地以自身的言行感染幼兒與家長,適時地為家長排憂解難,為家長舉辦家教講座,發放家教宣傳資料,使他們逐步形成正確的教養觀念,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全園教師以誠懇、積極的態度贏得家長及社會各界的一致贊同。
3.加強安全教育
3.1抓住時機,進行隨機教育,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在課間活動或排隊時,有個別的孩子攀登,這是極其危險的,可他們卻不以為然。我馬上制止他們的行為,并向全班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假如你把一個雞蛋放在陽臺上掉下去會是什么結果呢?”幼兒說:“雞蛋就會破。”我問:“那小朋友上陽臺危險么?”通過鮮明的引導,從幼兒的神情中我知道他們明白了我講的安全道理。我繼續教育幼兒:“不但在幼兒園不能攀登陽臺,在外面和在家里也是同樣不能攀登陽臺、欄桿、電線桿、大樹等,都是極其危險的。”通過這樣的舉例和說服教育,從此以后再沒有幼兒戶外活動時攀登陽臺了。
3.2利用幼兒上課時間,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在講到五官時,我先和孩子們一起探討耳朵、眼睛、鼻子、嘴巴這些器官的功能和特點,然后介紹保護各個器官的辦法,最后提出為什么要保護,使幼兒明白盲人和聾啞人等殘疾人的生活是極不方便的,明白身體各個器官的重要性,而且它們是缺一不少的,包括肢體器官,如胳膊、腿、腳等。所以平常我們不能拿一些鋒利的器具破壞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而且要注意保護它們,如做眼保健操,打雷時捂住耳朵不要震壞耳膜,不拿小刀子在身體上劃,等等。
早晨幼兒入園時就檢查幼兒所帶的物品,對于小針、彈球、小刀、珠子等要及時沒收,并告訴幼兒這些玩起來是特別危險的。排查一切安全隱患,確保幼兒在園的安全。
外出早操戶外活動時,要求幼兒有秩序地排隊行走,不推也不擠,一步一步穩當地行走,出去后聽本班老師的口令,跟著大家一起走;在玩大型玩具時,按老師的要求去玩,不攀大型玩具,不搶著玩,做游戲時要遵守游戲規則,不要按自己的意愿做各種危險的動作,游戲活動結束后立即歸隊。
如廁時,讓他們按順序分組排便,洗手,不玩水,不做危險動作,不推不擠小朋友。地面濕滑讓幼兒慢慢行走,教師看護,確保幼兒的安全。
4.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要齊頭并進
幼兒健康教育的目標是使幼兒的身心發展達到預期的健康水平。我園將幼兒健康教育的目標歸納為三條:(1)促進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培養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增強幼兒的體質;(2)幫助幼兒獲得基本健康知識,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及自我保護的初步意識和能力;(3)緊密結合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培養幼兒活潑開朗、合作、開放等心理品質。
對于如何選擇幼兒健康教育的內容,我們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針對幼兒的健康現狀及其趨勢選擇教育內容,與幼兒的身心發展及日常生活經驗密切相連。例如:幼兒中存在肥胖、消瘦、愛哭、膽小等現象,就可以選擇有關的資料,進行有的放矢的針對性教育;與幼兒的接受能力相符合。在幼兒健康教育過程中,內容應符合幼兒的理解接受能力,將必要的內容以幼兒可接受的方式呈現出來。比如,我們要求幼兒“不偏食,不挑食”,實際上要說明“膳食均衡”有利于健康,但我們不能直接對幼兒講“膳食均衡”的大道理,只能通過介紹各種各樣的食物,讓幼兒了解每一種食物的主要特點,從而感受到只有樣樣食物都吃才會身體健康。
5.環境創設要適應幼兒環保教育的特點
5.1要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出發點。環境布置要讓幼兒易于理解,所以,設計時要圖文并茂,以畫為主,并且運用各種材料,特別是廢舊材料。如設計墻報《創建綠色樂園》,就用了掛歷紙、舊竹簽、棉花等多種材料,使用淺顯易懂的圖案,力求做到色彩豐富、圖文并茂來吸引幼兒。設計環保教育內容應該以幼兒熟悉的小草、小花和喜聞樂見的動物為主,這樣容易使幼兒產生親切感,達到宣傳教育的目的。
5.2要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設計畫面應該帶有童趣、童真,拉近與幼兒的距離。如設計幼兒在花叢中蕩秋千,這樣既有童趣又具環保特色。幼兒活潑好動,老師可帶領幼兒到設置的生態環境中親自栽種植物、喂養小動物。又如在課室環境布置中,可讓幼兒一起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參與制作。這樣幼兒在操作中學習,產生興趣,自然而然地增強環保意識。
5.3要以幼兒的情感為出發點。環保教育要在幼兒面前顯現最美好的畫卷,讓幼兒置身于最美麗的情境之中,從而培養和激發幼兒熱愛世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特別是創設環境時,應以各種手段提高其藝術性,讓幼兒生活在充滿自然、和諧色彩的世界里面,將來長大才懂得去愛、去保護環境。
6.在輔導幼兒繪畫時要激發幼兒興趣
對于一些年齡偏小的孩子,可以從簡單的線條和圖形畫起。比如直線、折線、弧線、半圓連線等,還有圓形、橢圓形,一定要給這些圖形、填畫一些有意思的東西,讓圖形、線條活起來,賦予它們生命,讓孩子們樂于和他們畫的作品為伴。這個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畫完后給這些圖形,線條畫上一些“眼睛”,用小弧線點畫“五官”,再把圖形和線結合起來,這樣孩子們就不會覺得枯燥。
【幼兒園工作的六點體會】相關文章:
• 女兒上幼兒園的第一天
• 幼兒園體育課開展制約因素
• 巧妙利用幼兒園中的有限資源
• 幼兒園吃喝玩樂話禮儀
• 論幼兒園教學中的身體倫理
• 民間游戲有效融入幼兒園的策略
• 幼兒園游戲化的數學教育
• 呼喚幼兒園教師的課程理論覺醒
•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學探究
• 幼兒園如何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
• 幼兒園心理健康課程調查
• 幼兒園實施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