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孩子們從小接受良好的禮儀教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園應該充分發掘潛在的教育資源,積極創設環境和氛圍,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讓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文明禮儀,從小養成良好的禮儀素養和行為品質。
一、抓住幼兒一日生活各環節進行禮儀教育
幼兒一日生活包含著大量的禮儀教育契機,將禮儀教育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強化幼兒禮儀意識,能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如利用幼兒入園和離園時間對幼兒進行禮儀用語教育。每天幼兒來園,見到教師要問早、問好,這是對孩子最起碼的禮貌教育。教師先主動熱情地向孩子問好,為幼兒做表率,并且肯定和表揚講禮貌的孩子,然后再教幼兒與家長分別時說“媽媽再見”或“爸爸再見”。
課間盥洗和喝水時對幼兒進行交往禮儀教育。課間盥洗和喝水時幼兒你推我擠,沒有秩序,有的還乘機玩水,既混亂又不安全。對此,教師引導幼兒開動腦筋想一想:我們怎么做可以很有秩序地洗手和喝水?經過討論,幼兒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排隊、謙讓、等待、輪流、協商、有序……教師就讓孩子們按自己說的去做,用事實證明這樣做的結果安全、有序、省時,由此孩子們也明白了,一種文明的行為,可以讓大家都方便。這樣幼兒不僅學會了解決交往活動中的沖突與糾紛,而且初步與人交往的能力在此類活動中也得到了提高。
兩餐中對幼兒進行用餐禮儀教育。首先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提出正確的用餐禮儀要求。如背誦
兒歌《大大的饅頭哪里來》,不僅讓幼兒明白食物來之不易,愛惜飯菜不浪費,而且吃起飯來津津有味。其次以靈活多樣的形式培養幼兒良好的用餐習慣。每次進餐前,以
兒歌、故事、視頻等多種形式讓幼兒明白用餐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讓幼兒懂得并牢記吃飯要營養全面、均衡,既有利于身體健康成長,又能促進大腦發育,鼓勵幼兒人人都爭當聰明又健康的寶寶,從而養成了安靜進餐、不挑食的好習慣。
利用區角活動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從點滴小事入手,形成良好習慣。活動開始,學習自己尋找玩具材料;活動中,根據需要去跟同伴借用或交換玩具。活動結束,學會按類別有序地收拾玩具。通過區角活動,學會同伴間互相幫助與支持,一起合作建構,一起克服困難,一起體驗成功。如在“建大樓”活動中,需要每組幼兒密切配合,互相幫助,分工合作,才能把大樓建得又大又高又牢固。又如在“娃娃家”活動中扮演父母,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掃地、做飯、照顧小孩子等,體會爸爸媽媽的辛苦。通過類似自主活動,將文明禮儀教育變為幼兒的自覺行動,使幼兒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從而學會肯定自我,學會感恩和報答。
二、在語言游戲中滲透禮儀教育
游戲是幼兒基本的活動,也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內容,更是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幼兒由于年齡的關系,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對游戲的興趣濃厚。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要抓住幼兒的這些特點,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具有趣味性的游戲活動,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思考,使幼兒在聽中記、在看中仿、在動中學。例如,設計語言游戲“你要乘車嗎?”幼兒開著漂亮的小汽車歡快地在活動室里跑來跑去,“請上車”“請坐好”“汽車到站了,請下車”“再見”“歡迎再來”等禮貌用語很自然地脫口而出。讓幼兒假扮盲人,小司機連忙說:“請給看不見的小朋友讓個坐”,有個小朋友跌倒了,其他小朋友馬上把他扶起來,安慰他不要哭。教師在幼兒進行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主動幫助別人,并能感受到助人為樂的真正含義。在幼兒和他人進行交流時,教師要求幼兒使用禮貌用語。通過活動,使幼兒之間的情感加深,學會了與人合作和分享,學會了主動關心幫助他人。同時,通過活動中的交流,使幼兒的交際能力得到發展。在游戲中學習,使幼兒能輕松掌握所學知識和文明用語,還能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運用古詩培養幼兒文明禮儀習慣
創設古詩活動環境,營造文明禮儀氛圍。從營造豐富的古詩環境入手,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行為。例如,在幼兒園的古詩專題板塊上,幼兒把對古詩中尊老愛幼、關愛他人以及團結互助等方面的內容,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用繪畫、剪貼等形式表現出來,和同伴一起閱讀欣賞。良好的環境從多種途徑傳遞給幼兒大量的有關禮儀的古詩信息與刺激,為幼兒初步形成文明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起到了推動作用。
開展古詩學習活動,促進幼兒禮儀習慣的養成,注重將古詩融入幼兒的閱讀活動中。例如,把《望廬山瀑布》這首古詩制作成多媒體
課件,讓幼兒在閱讀、感受、欣賞的基礎上體驗古詩語句的優美,感受詩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將幼兒喜愛的游戲“擊鼓傳花”——念一首喜愛的古詩,“抽卡片”——說一句禮貌用語等運用于導讀活動中,讓幼兒邊玩邊學。同時,開辟古詩文朗讀舞臺,將古詩中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學苦練等富有教育意義等內容,配上
音樂、律動等,讓幼兒吟唱和表演,將培養幼兒良好禮儀行為養成與審美教育有機結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將古詩誦讀、國畫、古樂、民族
舞蹈等文化有機結合,并滲透到幼兒學習、生活之中,使之形成濃厚的民族文化氛圍,使幼兒形成知書達理,勤學善思的良好品德。
總之,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是多方法、多渠道的,只要教師針對幼兒的心理和年齡特點,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各種要素資源。讓幼兒在吃、喝、玩、樂中學習文明禮儀,使他們在學習中受啟發、知道理,在實踐中去習得、去體驗,在生活中見行動、明世理。使幼兒從小養成以禮待人,明禮誠信的優良品質。
此文章獲河北省教育學會“校園文化研究”階段成果二等獎
【責編 馮立偉】
【幼兒園吃喝玩樂話禮儀】相關文章:
• Bright Horizons:把幼兒園開在公司里
• 論幼兒園課程的審美化取向
• 幼兒文明禮貌的養成
• 幼兒園音樂活動之我見
• 談如何做好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
• 幼兒園親子活動初探
• 主題審議:促成課程園本化的實踐研究
• 淺析華德福幼兒園的自然教育
• 幼兒園,寶寶的吃飯“困惑”
•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案例分析
• 幼兒創造力的培養
• 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實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