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開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德育教育研究的內容和方法,在“三位”一體的實施過程中獲取的效果,德育教育的體會。 關鍵詞:德育教育;方法;體會
一、開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常聽大家這么說:現代社會人情淡漠,鄰里互不相識,現在大部分的孩子對父母親也是不聞不問,生活好了,可人與人之間缺乏了感情,到底是什么導致這一個現象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注意,更值得幼教行業的關注。根據社會種種現象,本文從具體的實踐角度出發,對幼兒園德育教育提出了探究性的方法。
二、開展德育教育的內容和方法
(一)確定目標
幼兒園把“德育教育”作為一種特色來呈現,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雖然很不簡單,但我們還是嘗試了。我園的德育口號是:“化被動為主動”通過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以及對教師、家長、孩子等教育形式來進行實施,目標是:
1.提高全體教職員工、幼兒以及家長的意識。
2.教給德育知識及方法。
(二)選擇適合“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內容
1.有關幼兒個體方面的:《有禮貌》《我愛老師》《我愛父母親》《我愛祖國》《我愛長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之美》等對個性發展有效的內容。
2.有關教師方面的:《師德》《師德禮儀》《團隊歷練》《弟子規》等。
3.有關家長現象方面的內容:《尊師》《合作》等一系列的內容。
(三)教會“三位一體”即幼兒、教師及家長的方法
方法是否恰當,直接影響教育目標,我們的具體方法如下:
1.德育教育在幼?閡蝗棧方凇⒏饗罨疃?、五大領域教學、環境設計中的引導方法。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以情感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主,注重遷移魔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及各項活動中”我園從幼兒進園那刻起就開始了一天的德育教育學習活動,如在幼兒園大門口設定家長義工迎接團、小中大各年齡段文明小標兵值日生,每位到門口的孩子或者大人都會主動打招呼,如果沒有打招呼或值日團隊打了招呼得不到回應的孩子或成人,禮儀團隊會主動迎接上去告知他(她),孩子們到了課室或活動場地都會主動跟老師打招呼。久而久之,大家將其內化了,就變成了自覺的行為,美的幼兒園的校園里都處都是笑聲和有禮貌的現象。還有在進餐環節:我們的孩子都主動洗手、排隊、拿飯,每一位孩子拿完飯后都會說老師辛苦啦!老師:可以吃飯了嗎?進餐完畢后孩子都要學會收拾餐具、簡單地餐桌子、中大班的孩子安排有值日生幫助保育老師搞衛生。在戶外游戲的競賽活動中,讓幼兒明白自己一個人是不能完成游戲的,需要大家的團結協作才能取得勝利,充分激發幼兒的團隊意識;在上洗手間時,有人不小心摔倒了,孩子們就會上前去扶起他等等。同時要引導幼兒從游戲中發現哪些是應該學習的,哪些是不應該學習的,去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道德標準,真正把德育要求落實到每個環節中。我園每個月都會舉辦德育活動,每月的教育活動也是我園的德育特色,在活動中會根據各年齡段孩子的年齡舉行。如舉辦“生活之美”的活動中,其中包括的內容有“我是有禮貌的孩子”“自己背書包”“書包擺整齊”,在父親節舉辦了“爸爸爭霸賽”在母親節舉辦了“我為媽媽做點事”“擁抱月”等,通過此類活動滲透德育,在孩子們心中掀起了愛的波瀾,促進了孩子積極情感的發展與升華。僅僅是活動還未能滿足我園的德育教育的目標,德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赫爾巴特認為一個人雖然能夠從周圍環境、從與人交往中獲得自然知識、社會知識,但是這些知識不是系統的,必須通過教學來給予補充。因此我園根據園本課程國學和語言、科學、藝術等領域的教學活動中滲透了德育。如語言領域中的
兒歌《祖國真好》激發了他們愛祖國的積極情感;
音樂活動《畢業歌》激發了幼兒對老師的情感等等這些也是提高德育效率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法。在環境設計也是我園開展德育教育的亮點之一:如我們在幼兒園的大門口設計了一面宣傳欄里面包括了各班禮儀小標兵的照片、問候語、國學書籍里的孔融讓梨等等,在各班走廊都有設有欣賞卡,如欣賞自己、欣賞伙伴、欣賞教師等,從而提高了孩子們的禮貌用語和相互之間的友情。
2.德育教育在教師中的引導方法。
教師是孩子們最直接的引導者,對幼兒及家長進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要能在全園推廣,教師的是關鍵。因此,我們每學期都制定了確實可行的師資培訓計劃,如邀請專家到園進行禮儀培訓、師德演講動起來、教師禮儀接待團、行政禮儀值班隊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家長和孩子么在平時的生活中變得主動問候別人、關心他人,無疑為德育教育奠定了基礎。
3.德育教育在家長中的引導方法。
《綱要》中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在對幼兒進行德育時,我們先從家長的意識入手,如我園利用年級段的家長會、家長約談、園微信群等途徑加強家庭道德教育,幫助家長擺脫“學習第一”的觀念,讓家長明白做事先做人的基本素養,每周日我們都要求根據年齡段的孩子們為父母做點事如:小小、小班孩子要為父母拿鞋子、中、大班孩子為父母倒垃圾等,同時也讓家長在家里要尊重老人、在幼兒園要尊重教師,盡量注重言傳身教的重要作用。
(四)開展德育教育的體會
1.改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
通過德育教育,提高了教師的認知水平,教師不再因為一學期下來評不上文明而發出不和諧的聲音,而是根據本班的現有水平進行反思、總結了。
2.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培養了幼兒規則意識和同理心。
通過這一系列的教育,孩子們能夠學會幫助別人、懂得對父母的好,在公共場合懂得了規則,見到老師或長輩基本能主動問好,特別是小班幼兒園也學會輪流當班級的文明小標兵了。
3.家園合作更加和諧。
在德育環境無聲的影響下,家長和教師、家長與幼兒園的關系密切了。家長真正成為我們的合作者、支持者。如大班畢業典禮服裝、道具都是各班自費購買的,保證了我園畢業典禮歷來高大上的形象。
德育教育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也是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園還將持續開展這項活動,讓美的幼每一位成員都能成為懂愛、懂做人的道理。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江蘇教育出版社.
[2]皮連查.學與教的心里學[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5.
[3]王晚春.習慣的養成與改變.
【幼兒園德育教育初探】相關文章:
• 幼兒園美術教育之我見
• 談如何上好幼兒園音樂欣賞課
• 信息技術帶給幼兒園教學的沖擊
• 提高幼兒園學前教學質量
• 淺析幼兒園音樂教學
• 淺析幼兒園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及對策
• 淺析如何組織幼兒園語言活動
• 農村幼兒教師流失原因及對策
• 學前教育課程與游戲融合探究
• 幼兒園分級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 家庭與幼兒園合作的思考
• 新幼兒教師對工作環境的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