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庭與幼兒園是影響幼兒發展的兩大主要環境,雙方都要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精神,“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我們要樹立新的教育理念,轉換角色定位,采取多種合作方式,建立寬松的環境,讓家長以多種方式參與到幼兒園的活動中來,建立新型的家庭與幼兒園合作的模式。
【關鍵詞】家庭;幼兒園;合作
Cooperation of the family and kindergarten
Liu Yuhua
【Abstract】Family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kindergarten are the two major environments, both side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mutual understanding, mutual cooperation, mutual support, through the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the family work together to promote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Genju "Guidelines for Kindergarten Education (Trial)" spirit, "The family is an important partner of kindergarten, should be based on respect, equality, the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for parents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active support to help parents improve educational capacity . "We want to establish a new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role transition, to take a variety of cooper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laxed environment, a variety of ways for parents to participate in preschool activit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home and nursery co-operation model.
【Key words】Family; 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家庭與幼兒園合作又稱為家園合作,指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作促進兒童發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的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孩子的發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
1.家庭與幼兒園合作的必然性
1.1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優勢互補,有利于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幼兒園與家庭是影響幼兒發展的兩大主要環境,各自都蘊涵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內容,它們有各自的優勢,都是對方所不能代替的。幼兒園是專業的教育機構,幼兒教師是專職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掌握科學的幼兒教育方法,對孩子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而家庭是孩子成長發展的第一個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由于家長與孩子的血緣關系、親情關系、經濟關系使家庭教育更具有長期性、針對性,教育內容更豐富多樣,在幼兒成長過程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只有家庭和幼兒園達成共識,發揮各自的優勢,采取同步措施,形成教育合力,實現家庭與幼兒園相互配合,才能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展。
同時,家庭與幼兒園合作對于家長和教師自身來說,也是一個共同受教育的過程。對于家長而言,他們的教育知識與能力需要有一個學習和實踐的過程,家園合作就為家長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機會,能幫助家長樹立教育好子女的信心,獲得教育的知識經驗。對于教師而言,與家長合作的過程中,可以幫助自己改進和修正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
所以,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提高對幼兒教育的認識,認識到幼兒教育不等于幼兒園教育。幼兒園不能把教育工作的對象局限在幼兒身上,應該把教育對象擴展到幼兒家長乃至其他社區成員,為家長和社區提供使用幼兒園教育資源的機會。
1.2家園合作是世界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教育家陳鶴琴所說:“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須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功效。”20世紀后半葉,世界各國紛紛進行教育改革。其中,家庭作為幼兒教育的特殊力量,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在意大利的瑞吉歐教育體系中,家庭所起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甚至可以說,整個瑞吉歐教育體系就是一個由幼兒園、家庭、社區共同組成的“教育社會”,在其中幼兒園、家庭、社區作為一個部門,都把對兒童的教育作為自己的一項日常工作,以孩子為中心,相互信任、密切合作、協調工作,兒童教育成了社區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2.現階段家庭與幼兒園合作中存在的誤區
2.1家長與幼兒園教師的角色定位問題;在我國的家園合作中,幼兒園教師和家長都認定這樣一個假設:幼兒園是全身心的為了孩子的發展的,并且具有較好的教育技能。雖然家長也有此愿望,但有些家長不太會教育孩子。因此,幼兒園有義務與責任從思想、技能兩方面輔導、幫助家長。家長則認為,幼兒教師是經過專門培養的,因此,把孩子交給幼兒園教育就算做到了盡家長的責任。這樣一種角色定位,造成了雙方關系的不平等,家長參與的權力得不到保障。
2.2家長教育觀念陳舊,過度重視智力開發;觀念決定著家長的教育行為。不少家長的兒童觀、人才觀、教育觀都有片面性,家長過度重視智力開發,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尤其忽視對幼兒進行做人教育。幼兒在未來社會的生存質量取決于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質等因素,叫幼兒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只重視智力開發,必然導致幼兒片面發展。
2.3教師認識的片面性;一些幼兒教師認為家庭教育不過是幼兒園教育的延續,把家長看成是幼兒園教育的對象,是延續幼兒園教育的工具。教師認為家長工作的目的僅僅是教育家長,讓家長配合幼兒園完成教學計劃,使家長處在被動地位。認為自己在家庭教育指導方面有絕對權威,一相情愿的要求家長應該怎樣做,很少考慮家長的想法和感受。
因而,針對上面幾方面在認識上的誤區,幼兒園有必要積極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引導教師和家長轉換角色定位,探索適應社會變化的家園合作新模式,讓家園合作在幼兒園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3.建立新型的家庭與幼兒園合作的模式
3.1結合現階段的新課程改革,鼓勵家長積極參與,投入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
3.1.1請家長參與主題的制定與生成;通過家長會、家園宣傳欄等形式向家長介紹課程改革的動態與方向以及主題活動,使家長對主題活動有了一定的概念;通過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興趣點,與家長協助開展主題生成活動的制定。
3.1.2請家長參與主題的開展與落實。①家長與幼兒共同收集材料。每一個主題開展時,在家園欄中詳細介紹主題的內容,發展目標、環境創設以及所需材料,請家長與幼兒共同收集。②協助主題的反思與評價。一次主題活動的開展成功與否,并非單取決于教師的執教效果,它還包括孩子掌握的知識程度、興趣以及家長對活動所持的態度與意見。積極鼓勵家長發表自己的建議,對好的建議及時采納。與家長在進行信息交流的基礎上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3.2采取多種合作方式,全面落實家庭與幼兒園的合作。
3.2.1設立“家長開放日”。在開放日不僅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工作,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情況,達到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3.2.2設立“家長接待日”。由園長和教師代表組成接待小組負責對家長的接待工作。主要聽取家長對幼兒園各項工作的反映,征求意見或建議,與家長進行及時溝通,以達到相互配合,改進工作的目的。
3.2.3開展家長咨詢活動。家長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幼兒園可以聘請教育專家,向家長介紹各種先進的育兒經驗,解答家長教育幼兒過程中的各種難題。
3.2.4適時進行家訪。家訪主要是有針對性、有重點的進行。對于一些性格孤僻、比較特殊的孩子,通過家訪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狀況,鼓勵孩子樹立信心,多給孩子表現的機會。而且在家訪中進一步融洽了老師、孩子、家長的情感。
3.2.5家教現場指導。這是一種互相觀摩、直接指導的活動方式,常常是由教師通過對幼兒出現的問題或家長目前關心的問題進行專門的教育活動設計,家長通過現場觀摩來學習。家教現場指導活動就是讓家長“做中學”,遵循指導和自我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通過作為指導者的老師和作為學習者的家長之間的互動來促進家長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
3.3讓家長有效參與幼兒園的管理。
3.3.1幼兒園的管理要對家長開放;幼兒園應實行各級管理體制公開化、透明化,讓所有的家長了解從幼兒園全體孩子的角度出發所制定的各項管理措施及具體規劃。并請家長對于幼兒園的具體規劃提出建議。
3.3.2設立家長委員會,讓家長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家長委員會參與的主要管理工作就是促進家園合作,包括加強家園之間的信息聯系,保證交流渠道暢通,協調家園教育的一致性;發動和組織家長發揮各自的專長和優勢,開展各種配合幼兒園教育的活動;組織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會,宣傳家庭教育知識,滿足家長對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需要;向幼兒園反饋家長的意見,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決策和監督。作為幼兒園的領導和教師應與家長委員會保持密切的聯系,尊重和支持他們的工作,為他們順利開展工作創設有利條件。
總之,在教育越來越強調生態化的今天,幼兒教育中的家園合作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幼兒園應加強家庭與幼兒園的合作。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幼兒的發展以及教師的自我成長,并且歸根到底落實到幼兒的發展上,使幼兒得到全面的發展。
收稿日期:2010-08-29
【家庭與幼兒園合作的思考】相關文章:
• 讓武夷茶文化融入幼兒園本土課程
• 淺談幼兒園小班孩子獨立性的培養
• 幼兒園小班繪本教學中教師提問現狀
• 幼兒園生活化課程多元性的探索
• 幼兒園搶生源
• 鹽城市民辦幼兒園園長素質調查
• 瑞典幼兒園授漁
• 幼兒園教學管理的探索與實踐
• 北京公辦幼兒園:砍掉贊助費之后
• 幼兒園教學中滲透音樂元素探析
• 談農村幼兒園種植活動中師幼互動策略
• 提前準備,讓孩子愛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