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際競爭的日益激烈,學前幼兒雙語教學已成為學前教育界、心理語言學界所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雙語教學是一種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同時使用兩種語言作為教授其他學科知識的媒介或工具,從而達到既提高了外語水平,又學習了學科知識的目的的一種教學模式。對學前幼兒進行雙語教學具有切實可行性和重要性。
【關鍵詞】 幼兒 雙語教學 利弊分析
【作者簡介】 王艷蘭,湖北省紅安縣七里坪鎮直幼兒園園長,從事幼教管理工作;秦小紅,湖北省紅安縣七里坪鎮直幼兒園業務園長;程俊焱,湖北省紅安縣七里坪鎮直幼兒園業務園長。
【中圖分類號】 G6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5103(2015)03-0056-02
一、幼兒雙語教學是幼教發展的必然趨勢
低齡幼兒雙語教學的目的之一是讓幼兒在早期就獲得學習和運用第二語言的基礎。現代科學研究表明,0―6歲是幼兒潛能發展的最佳時期,在這一時期,每個幼兒都有在大腦中形成兩個以上語言中樞的可能性。如果在語言中樞發展的關鍵期內,給予幼兒一個習得第二語言的良好環境,則幼兒第二語言中樞的機能很容易在激活中得到發展。
從地區分布上看,幼兒雙語教學基本上與我國的經濟文化發展格局一致,即沿海經濟文化發達地區及省會等大城市,雙語幼兒園數量多、質量好,一些地區已經開展了相當規模的實驗,取得了一些寶貴的經驗, 有一定數量的研究成果發表。但內陸經濟文化欠發達地區及中小城市雙語幼兒園數量較少、質量較差,農村地區幾乎沒有真正的幼兒雙語教學。
從宏觀管理上看,各地市對雙語幼兒園及其師資,普遍沒有統一的規范和管理。雙語幼兒園沒有特別的資質審查,許多幼兒園僅僅是開設了外語課,甚至只是教幼兒學了幾個單詞,就冠以雙語幼兒園的名字或曰開展了雙語教學, 其目的往往是出于經濟利益, 滿足家長的心理, 吸引更多的生源。大多數幼兒園對幼兒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一定的認可,同時又存在許多模糊的認識,還有發自內心的擔憂。實踐中由于擔心效果不好而不敢開展幼兒雙語教學的幼兒園為數不少。
從研究機構的設置上看,各地的幼兒雙語教學研究基本上是自發的、零散的、孤立的,缺乏互相合作、統一配合,造成實驗與研究上的重復與低效。
國外雙語教學已取得了豐富經驗。許多國家雙語教學起步早、發展快、規模大、成效好,形成了多種雙語教學理論流派,出現了有代表性的十多種類型的雙語教學模式。這些都值得我們借鑒。我們要認真分析和鑒別,找出適合我國的真正的精華。
二、在幼兒早期實施“雙語教學”的利弊分析
1. 雙語教學和雙語教學的理論界定
雙語教學可以定義為是一種把兩種語言(一般是學的母語和目的語)同時作為教學媒介語的教育系統。目前我們正在實施的所謂的雙語教學其實并不是真正意義的雙語教學,甚至大部分只是單純的外語教學。因為我們還沒有真正地用外語去教授其他的學科知識,而只是簡單地學習一點語言知識或培養一點語言基礎和能力。并不是說隨便在課堂上講幾句外語就是雙語教學了。真正的雙語教學要求是比較高的,單純的外語教育只是其中一個必要的組成部分。
2. 在幼兒早期實施“雙語教學”的利弊分析
對于幼兒早期開展“雙語教學”到底是利多弊少還是弊多利少, 專家們的觀點各有所異。贊同者認為:在3~10歲年齡階段的幼兒的大腦的可塑性很強, 尤其在自然交際的環境下, 他們在語音習得方面比成人占有更大優勢,比較容易學到較好的甚至接近本族語者的語音,語言習慣也比較容易形成。
然而,有的人對此卻持相反的看法,認為幼兒時期如果太早對他們進行雙語教學是揀了芝麻放了西瓜、既不利于學好母語,也不利于非語言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臺灣也有教育專家指出,語言學習最好由近到遠,先學好母語再學英語。年齡過小的幼兒不僅認知能力的發展不夠完善,而且也處于第一語言的掌握時期,語言還不夠成熟,此時實行雙語教學易使幼兒出現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的沖突,對于兩種語言的學習都不利、且違背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
三、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1. 現今存在的問題
。1)從師資來源看,雙語幼兒教師隊伍的構成不是很復雜, 但普遍未受過雙語教學專業訓練。未掌握雙語教學原理和技能技巧,未形成合格的雙語教學素質,難以滿足雙語教學的需求。
。2)從待遇方面看,盡管雙語幼兒教師所從事的雙語幼兒教育工作遠遠復雜于單語教育, 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從一般的道理上講,理應獲得較高的報酬,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只有少數園所的雙語教師可以象征性地多得到一些報酬。
2. 問題解決方案
。1)制定規范, 統籌雙語幼兒園的管理。針對目前幼兒雙語教學管理上的放任自流與雙語幼兒園魚目混珠的現狀,建議各市、區教育局等幼兒教育管理機構,規范對幼兒雙語教學的管理,制定雙語幼兒園的最低標準,嚴把雙語幼兒園的審批關,逐步減少名不符實、質量低劣的所謂雙語幼兒園對幼兒雙語教學的不良影響。
。2)提升對幼兒雙語教學的認識。目前存在的關于幼兒雙語教學的許許多多模糊的、甚至錯誤的認識,干擾了雙語幼兒教育的順利開展,因此必須予以澄清、提升與糾正。要引導人們認識開展幼兒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價值,分析幼兒雙語教學與母語教育、外語教學以及幼兒全面發展之間的關系,正確對待和歸因幼兒雙語教學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沉默期、負效應等,堅定對幼兒雙語教學的信心和恒心。
。3)建立研究機構,開展立體合作研究。鑒于目前我國幼兒雙語教學研究基本是自發,分散、低效,缺乏合作的現狀, 建議設立相關的研究機構(不是行政機構),形成研究網絡,如建立各級幼兒雙語教學研究中心或雙語幼兒教師協會之類的組織,以各省市地的幼兒園為依托,開展切實、深入、有效、立體、連貫的幼兒雙語教學的實驗與研究,實行科研與實踐結合、專家與幼兒教師結合、園內與園外結合、普及與提高結合,踏出一條中國式的漢、英幼兒雙語教學之路。 。4)加大投入,以政策保障雙語幼兒師資的標準。全面提高雙語幼兒教師的素質,突出英語口語訓練。集中力量,突破教材編譯難點。在我國的雙語師資培訓中要十分重視這方面的訓練,培訓課程要涉及雙語教學基礎理論、雙語教學交際技巧以及一門有關語言學習經驗的專門課程。
四、幼兒雙語教學的發展方向
1. 注重幼兒語音、語調的培養
學前雙語教學的重點應當始終放在發展幼兒的語音和語調方面,注重培養幼兒的聽說能力。學前幼兒聽覺敏銳模仿力強,他們能模仿英語的語音,能分辨出語調。這就要求:1、加強雙語教師自身的語音、語調的培訓,有條件的幼兒園可聘請外籍教師進行教學;2、借助原聲磁帶、DVD、VCD等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使幼兒從小就形成純正的外語發音;3、創設優良的雙語學習環境,包括環境布置、師生日常交流等。
2. 了解幼兒的語言發展特點,注意幼兒句子的發展
在語言發展過程中,句子的理解先于句子的產生。幼兒在能說出某種結構的句子之前,已能理解這種句子的意義,這意味著他已感性地掌握這一方面的句法,對句法的掌握是衡量幼兒語法和語義發展的重要標志。因此,教師在幼兒面前使用的句子應該與幼兒的理解水平相一致,適當提高自身句子的難度,對幼兒的句子理解和句子產生都會有積極的影響。
3. 注重幼兒興趣的培養,教學方式應游戲化、生活化和情景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從這里我們可以分析出,學前幼兒的雙語教學旨在培養其對學習的興趣,同時由于他們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的特點,因此,游戲不但是適合學前幼兒特點的活動形式,而且是促進其語言發展、社會性發展的最好活動形式。
綜上所述,雖然幼兒具有學習第二語言的潛能,但這并不必然意味著他們可以順利地學好第二語言,這還需要教育工作者、家長以及社會全方位的努力,以培養幼兒雙語學習興趣為主,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在快樂、自主、優良的雙語教學環境中充分發揮生理、心理優勢,全面健康快速地成長。
參考文獻:
[1] 吳振東.學前幼兒英語教育研究綜述[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5,(7).
[2] 彭梅.芻議小學開設英語課的可行性[J].外語界,2003,(3).
責任編輯:吳雁玲
【幼兒園雙語教學的利弊分析】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數學活動之我見
•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
• 淺談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管理
• 如何做好幼兒園管理工作
•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探討
• 向大自然索取幼兒園活動材料
• 淺談幼兒園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
• 幼兒教師培養問題及措施
• 幼兒園新型教學模式初探
• 幼兒園一日活動教育研究
• 談淺如何開展幼兒園主題活動
• 指導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