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了保障幼兒園管理有序,提高幼兒園的競爭力,很多幼兒園在管理方面一直是秉承制度化、規章化,自上而下推行硬性管理體制,即由園長或園務會制定出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命令要求幼兒與教師遵守。這樣雖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幼兒園的管理,但使幼兒與教師在嚴格的制度下逐漸喪失了積極性,甚至產生了不良情緒。新《綱要》提出“以人為本”的中心思想,這種人本化的管理思想是幼兒園管理中應該努力踐行的。
[關鍵詞] 幼兒園;人本化;管理
隨著家長對啟蒙教育觀念逐漸明確,幼教市場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幼兒園管理者要想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獨樹一幟,創立自己的幼兒園品牌,就必須開拓創新,實施制度化與人本化的管理。
一、人本管理的含義
所謂人本管理,就是要求管理符合人的內心需求,能夠讓被管理者感到心情愉悅,從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管理效率。
首先,人性化管理并不排斥嚴格的管理。有的人認為人性化管理采取的是寬松手段,這是錯誤的認識,其實人性化管理是經由采取嚴格的管理辦法來使員工的行為符合要求。
其次,管理不能違背合理的人性。對于整體而言,每制定一項措施都難以讓所有人都認同。對于幼兒園來說,管理者必須在考慮全部員工的合理人性需求的基礎上,來制定管理措施,以利于幼兒園工作的開展。
再次,進行人性化管理時,要考慮被管理者的特點。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特點,在人性化管理時要充分分析他們的特點,因地制宜。這是由于人性化管理與管理對象的自我約束能力、思想品德有著密切的聯系。一方面管理者須采取正確的措施來引導員工的行為;另一方面管理對象要主動地接受有關規定的約束,并注意不使自己的行為偏離道德的范疇,通過提升自我的約束能力與思想品德,來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能自覺遵守有關規定。
二、幼兒園的人本化管理措施
(一)針對幼兒的人本化管理
1.發揮環境的教育作用
有不少學者認為,幼兒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所處環境的影響,眾所周知的“孟母三遷”就是這樣。可見,古人就已認識到了環境對于幼兒教育的作用。管理者應考慮幼兒園目前的實際情況,以提高幼兒的活動樂趣為主要目的,致力于營造適宜幼兒活動的校園環境,并注重創設具有文化氛圍的校園環境,以突顯出環境的教育功能。雖然可供幼兒活動的場地非常有限,但是筆者學校仍合理地劃分了幼兒游戲區、花草區、休息區、慢跑區、勞動區、動物區,并且在各區的地面上還鋪了一些美觀的圖案,使幼兒在教學活動中保持愉悅的心情。有教育學家提出:幼兒園的環境不應只注重外在,而應體現出內在的教育內涵。我們非常認同這一觀點,正按照這一觀點努力為幼兒營造具有教育內涵的環境,使他們逐漸受到校園文化的浸潤。
2.平等對待所有幼兒
只有平等對待所有幼兒,才能真正做到以幼兒為本。要做好這項工作,需要從幼兒園與教師兩方面著手:一是在教師方面,幼兒教師首先要熱愛學生,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其次要逐步使他們樹立責任觀念,學會承擔責任、主動學習,進而使他們能正確地對待學習與生活。二是在幼兒園方面,需認識到幼兒的健康發展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的,幼兒園要努力轉變以往師生關系的不平等情況,要求幼兒教師以與幼兒平等的身份參與到他們的學習之中,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求教師擯棄等級觀念,將幼兒都置于平等地位,公平地對待;要注意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與他們一起分析問題,像朋友一樣交流,使幼兒將教師看成是他們中的一員,在教師的引導與幫助下愉快地掌握知識。這樣一來,他們在學習中就絲毫不會有強迫灌輸之感。總之,要激發幼兒自覺進行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在學習中能夠感受到自由的氛圍,以使他們的內在潛力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3.關懷與尊重幼兒
關懷與尊重所有的幼兒,是做到以幼兒為本的前提。關懷幼兒從某種意義上講,更勝于講授知識。關懷幼兒是幼兒教師的基本素質,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只有發自內心地關懷他們,才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增強幼兒對教師的親近感與信任感。尊重幼兒,就是要尊重每一名幼兒所具有的權利與性格特點,以及他們的內心感受、行為方式與對事情的看法。
4.關注幼兒的個性差異
關注幼兒的個性差異,使所有幼兒都能取得進步,對做到以幼兒為本有很大幫助。幼兒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存在的人,因為每名幼兒所處的成長環境、家庭狀況、生活經歷不一樣,所以他們在性格、喜好、心理認知、思考方式、行為方式、意志、情感等方面有著自身的特色,他們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這使他們彼此之間存在很大的區別。教師善于發現幼兒的個性區別并據此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是做好幼兒教育的關鍵。由于他們具有這種個性上的區別,教師在制定教育目標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將目標細化,在確定教育方式時,不能過于單一,在教育考核上一定要詳細而具體,這樣才能有利于幼兒更好地發展。
(二)針對教師的人本化管理
1.加強教師培訓,明確他們的發展目標
學校教育的任務要靠教師才能實現。為了使幼兒園能夠具有一支業務能力過硬的教師隊伍,學校不僅要加強對教師的業務培訓,還應幫助他們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例如,筆者幼兒園針對有些教師發展目標不明確的情況,提出了“主攻一門,深入鉆研”的口號,要求教師在考慮自己特長的基礎上確定發展目標,找準自己的主攻方向。另外,為了開闊教師的視野,增長他們的業務經驗,學校應每隔一段時間都輪流安排教師到其他校園進行參觀學習,并定期組織業務研討會,這在極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兒園的文化氛圍。同時,為了讓教師對學校發展更加了解,還可把辦園指導思想、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以及相關活動的組織原則等,都寫在了公示欄里,便于教師在閑暇時進行瀏覽,敦促他們與學校發展保持一致。
2.滿足教職工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求
教師是社會人,勢必會有一定的物質需要,因此幼兒園應及時了解教職工的需求,不斷滿足教職工合理的物質需要。比如,可以實施績效工資,獎勵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為教職工免費提供干凈、衛生、美味的午餐;為未婚教職工提供舒適的住宿環境;對有特殊困難的職工提供津貼補助……幼兒園對能滿足的條件可盡量滿足,使教職工安心工作。
另外,還應盡量滿足教師職工的精神需求。筆者所在幼兒園特別注重完善園務委員會和教職工大會制度,組織教職工共商幼兒園發展大計。做好園務公開,打造陽光地帶,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例如:評優評先時,將內容、程序、結果都在宣傳欄公布;園內收支、盈虧情況等都在職工大會上公開說明。作為園長還要摸清教職工們的思想“脈搏”,以心換心,以情動情,做大家的貼心人。
幼兒園的管理和其他行業的管理有著共同之處,也有著獨特之處。共同的是,都是對人、事物的管理,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對人的管理。對人的管理更多的不是去管人、去約束人、去限制人,而是去發現人,去發現人的長處,去張揚人的長處,讓他們在團隊中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為幼兒園創造財富并享受在園中的快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每個園長要做一個探寶者,讓每一個兒童、教師、家長成為寶藏。園長要學會去欣賞、贊美他們,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們,使幼兒園處處都是人情味,都是人文關懷,讓幼兒園成為教師與幼兒共有的美好家園。
參考文獻
[1]翟曉云.幼兒園管理中對幼兒教師人文關懷的缺失與思考[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14).
[2]張立新.試論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在幼兒園管理中的運用[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4.
[3]陳錚.突顯教師主體地位,調整幼兒園管理思路――也談為幼兒教師“減負”[J].學前教育研究,2007,(6).
[4]姜素梅.試論人本管理原則在幼教管理中的應用[J].管理觀察,2009,(12).
[5]陳淑珍.把以人為本的理念注入幼兒園的管理中[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2,(5).
責任編輯 滿令怡
【幼兒園人本化管理探究】相關文章:
• 基于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多種語言教學的思考
• 幼兒園社會實踐教育活動的策略研究
• 民間音樂與幼兒園音樂教育融合
• 幼兒園節日課程文化之我見
• 淺議幼兒園教育中的進餐紀律
• 談幼兒園音樂欣賞
• 幼兒園班主任管理工作淺談
• 微課在中職學前教育課程建設中應用
• 幼兒園如何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
• 幼兒園“課程”辯(上)
• 論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徑
• 革新管理制度 提高幼兒園后勤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