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生教育的奠基階段,不僅家長越來越重視,政府也十分重視。特別是新農村建設造就了一批特殊的幼兒園家長群體,使得學前教育處于鄉鎮教育的前端,這對幼兒園的家園合作、家園共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這種新形勢,幼兒園要注重探索家園合作的新途徑、新思想、新方法,尋求適宜的有效合作發展方式,提高幼兒園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鄉鎮幼兒園;家園合作;環境創設;教育思想
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15-0119-02
幼兒期是人生最重要的奠基期,兒童的個性、能力、感情等方面的發展都與其家長的親密程度和教育方式密切相關,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需要協助配合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而幼兒園也需要為家長的配合提供條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原則,共同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
一、關于鄉鎮幼兒園教育中家園合作的有關問題
1. 家長教育思想分層化
農村地區特別是鄉鎮地區,家長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如今在新農村的建設下,一部分父母回到家鄉生活工作,對幼兒的教育也開始重視起來。但仍有一部分年輕父母在外打工,子女的教育落在老人身上。而祖輩的教育思想往往非常傳統,應試教育在他們的腦海里根深蒂固,有些家長甚至于用幼兒在幼兒園學習文化知識的多少,來衡量幼兒園辦園質量的好壞。他們對幼兒園正常的教學活動,如區域活動、游戲活動、生活活動,往往存在深深的偏見。還有一部分年輕家長對于學前教育有著新奇的想法,有的因為受網上關于學前教育的一些言論影響,不同意幼兒園的教學方法,導致不愿意和老師接觸交流。
2. 鄉鎮幼兒園環境亟待發展
國內的各項社會設施還尚不夠完善,在鄉鎮幼兒園的室外環境創設方面依舊存在著諸多問題,如圍欄等防護措施的缺失,室外游戲休閑設施的缺少等。這些都是環境發展的不成熟所導致的。目前城市的發展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城鄉發展的不均衡導致鄉村幼兒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 鄉鎮幼兒園家園共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家園合作活動形式化。目前鄉鎮幼兒園使用的家園溝通途徑只有開家長會這一種方式,這種溝通方式盡管在形式上滿足了家園合作的要求,卻缺少針對性和成效性,往往使家園合作流于形式而難以取得實質性的教育效果。
(2)家長評價家園活動的局限性。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在現實中逐漸強化。“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幾乎已成了廣大家長的共識。家庭教育功利性較強,且越變越多元化。而在家庭中,家庭關系也越來越多重化,有朋友式家長、專制型家長、師生式家長等,家庭背景的不同也造成家庭的明顯差異性。
一是家長自愿的局限性。很多家長還是認為教育主要是教師的事情,他們參與教育活動時會產生抵觸情緒。在幼兒園需要家長配合時,他們最先產生的想法不是配合,而是嫌麻煩,自愿參與配合的鮮少。
二是家長評價家園共育活動的的片面性。家長對于幼兒在活動的評價點會偏重于家庭中的表現。而在實際家園共育活動中由于缺乏具體的參與策略,而往往使家長參與評價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起到促進幼兒發展的作用。
三是家長參與家園共育活動的盲從性。很多幼兒園的家園共育把家長的地位僅僅放在了從屬地位,也就是說:家長需要的只是無條件地服從老師的要求和安排。家園共育中家長和教師的定位不準確,導致家園共育的成效性并不強。
還有諸如家園教育觀念的不一致性,地方經濟水平對家園共育工作的制約性,教育者素質水平的局限性,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水平有限,家長個人素質不高,對家園合作資源缺乏重視性,家園合作中的交流與溝通缺少層次性等問題。
二、鄉鎮幼兒園進行有效的家園共育策略
1. 家長溝通需“對癥下藥”
在人際交往中,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若在家園溝通中,老師的第一印象為家長所接受,就會為今后的溝通奠定堅實的基礎。現在有很多獨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在家猶如一個“小皇帝”,到了幼兒園以后,許多父母就會擔心孩子的適應問題。而現在網上對于幼兒教師的評價處于低劣狀態,教師就更應該注意與家長交流的技巧:如多途徑與家長交流;多征求家長的愿望、需求、意見;可以經常更換信息欄;利用恰當方式談幼兒行為問題與家長溝通;特殊事件主動坦誠與家長溝通;維護家庭隱私;冷靜處理與家長、幼兒的關系。
2. 建立健全的家園共育制度
幼兒園家長會作為傳統的也是最重要的家園合作方式之一,是家園共育中不可缺少的,應明確幼兒園家長會中的家長角色是“合作伙伴”。在此基礎上,培養出一支精英家長隊伍。組織家長與教師共同學習育兒經驗,根據園內的實際情況,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從根本上達到家園合作的和諧共處,完善家長會運作機制。
3. 創設良好的幼兒園環境
我們要充分利用室內外的地面、墻面及其它可利用的多余空間,為幼兒提供盡可能多的接受各種知識或信息刺激的機會和條件,讓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接受熏陶,吸收知識。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在室內外的地面,可畫上各種圖形、涂鴉,增加兒童受信息刺激的機會,獲得某一特定方面的鍛煉;在上方的空間建構立體效果的裝飾,培養幼兒空間立體的感覺;室內外多余的墻面充分發掘可操作性的布置,可讓幼兒自行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參與建設。要注意的是,休閑玩具的安全防護設施要做好,安全是幼兒園的重中之重,所以幼兒園的設備要經常性地進行檢測。
4. 促進家園有效溝通的策略
(1)提供平等對話、交流的平臺,促進家園有效溝通。①開辦家長學校:由老師向家長宣傳科學教養知識和態度;或由園長或專家教授給家長講課,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家長的實際情況舉辦不同層次的小型講座,并將講課與討論相結合。②家園委員會:每學期召開一次,研究幼兒園與家庭如何取得聯系,以及需要解決的大問題,由園領導主持。請家長針對幼兒園管理、教育教學、衛生保健、伙食營養等方面進行監督。③每學期組織大型親子活動:如運動會、新年活動、兒童節演出、游藝活動等。④利用家訪或家園聯系薄:充分利用黑板報、宣傳欄、家長園地、家教雜志、廣播等進行宣傳幼兒期教育的重要性,每學期發放教育資料、進行教育宣傳。⑥利用互聯網建立班級網站:將班級開展的活動及一日生活情況,清晰地傳到網上。家長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幼兒的在園情況和活動安排,也可以在上面留言,提出建議和意見,使得信息交流更為流暢。
(2)重視幼兒健康,做好衛生保健。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櫥窗、講座等)。做好預防疾病宣傳、發放宣傳資料,每學年進行幼兒的體能測試和評價。做好幼兒身高、體重、視力、齲齒的測試統計工作,了解幼兒的生長發育動態以及健康狀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關措施。加強對疾病矯治的管理,做到管理方法得當并有記錄。
(3)家園合作,做好后勤服務。召開家長伙委會2~3次,征求家長對伙食的意見、建議。向家長展示伙食新花樣并進行伙食營養宣傳,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活動,更新家長教養觀念,提高“家園合作,科學育人”的意識。向著共同目標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而努力,攜手共創美好的明天。
(編輯:楊 迪)
【鄉鎮幼兒園家園工作策略例談】相關文章:
• 淺談農村幼兒園的教學管理
• 幼兒園的快樂“滾球”
• 幼兒園集體教學中偶發事件處理策略
• 農村幼兒園管理點滴談
• 農村幼兒園區域游戲“變形記”
• 幼兒園創意水墨畫教學新策略
• 幼兒園創造性音樂活動
• 學前教育學生專業認同感
• 幼兒園吃喝玩樂話禮儀
• 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創新之舉
• 幼兒園管理策略之我見
• 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探究2篇